想看这部电影,是源于被电影海报中巩俐的眼神吸引住了,坚毅又柔和。
其实在此之前,我对国际影后的代表作一直没什么感知,只依稀觉得印象中,这是个气场非常强大的女人。看完后,觉得巩俐演的是郎平又不是郎平,很奇怪。看的全程我都很真实地相信了这就是郎平,很显然,巩俐的饰演是非常成功的。但同时我又觉得这也是巩俐骨子里有的,认真,坚定,所以她还是她自己。这两个灵魂殊途同归地在一部电影里相遇了,叠加在一起,竟神奇地没有违和感。真佩服导演这独特的选人眼光,要是我在人才筛选上能有导演选角的特殊眼光就好了。
电影开始前,同事就和我说,“看网上说,这部电影前十分钟就会哭得不行”。
我一脸不信的样子,“咦,太夸张了,哪有电影第十分钟就能到泪点的,这时候背景都还没铺垫完吧。”
于是我一直非常警觉地关注着自己的情绪,“我可不能哭太早了,一堆同事在边上,我得注意点儿仪表”。当看到郎平在刚进国家队夜晚练球时说的一段话时,我绷不住了。“我18岁就进国家队了,没想到进了国家队连球都摸不到,老队员技术都比我强,除了能比别人吃苦我还能干嘛?可在这儿,每个人都能吃苦,我连这个都赢不了别人。我现在没别的路可走了,不能考大学了,只能硬着头皮练下去。”
初中时,流行在课桌右上角写上座右铭,我都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写的是“天道酬勤”。可能因为字少,也可能觉得这是最不具歧视性要求的一句目标,毕竟,勤奋的开始没有起点要求。我无法自信的认为我比别人智力高,但我认为勤奋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尤其当我从一个三四线小城市考到中国的中心再到世界的中心,周围的人们越来越聪明,背景越来越优秀,且他们也很勤奋学习,让我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感恩职场的工作,我们进入了“无人管理”阶段,很多在学生时代的优势惯性都在逐渐减弱,感恩努力给了我继续坚持的动力和目标实现方式。对比来,我喜欢自己的职场多过于学生时代,可能是我因此有了更多心底的自信。
三段女排阶段,每次比赛前,教练都会对运动员说,“对得起自己,不要留遗憾,去吧”。我都感觉在我心里也余音绕梁。大概我是特别怕后悔的一个人,所以什么事情总想尽全力。害怕时间的不可逆成为我人生遗憾的最大障碍因素,毕竟,尽全力了没做好,有什么可遗憾的,就怕后悔的时候连过去重来的机会都没有。回看我的职场经历,也经历了些项目,在市场上看其实没什么亮点产出,之所以用“经历”,是大概认为我只能叫在那个阶段已经竭尽所能艰难地完成了,所以我依然为我的经历觉得开心,因为尽力了。其实做错了不可怕,下次再做好就行,就怕没尽力做或者压根儿就没开始过。
在郎平的执教中,能看到她和过去的教练有很大的理念不同,她说,“我希望你们不仅成为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优秀的人。”我不记得之前是在开会还是部门谈话还是在课上说过,“你们不仅还是职场人,还是一个人”。突然觉得自己还挺优秀的,能和世界级运动教练在某一点上有相同认知。我希望我的团队是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是大放异彩、活得漂亮的人。
我们部门有同事因要面试、找工作而请假、开证明的时候,担心自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知如何和我开口,我反而都还挺支持他们去尝试的,我说,“做你觉得人生最想做最值得做的,我们的职业发展还有二十年,总会有离开的那天,或早或晚,所以活得灿烂点,心里可以想得理直气壮一点的。”
Don’t do things that you must, do things you want. Do it for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