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义:仁、君子、明、政、质与文、民与国、崇德与辨惑、达(名望)、何为自取其辱、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手记:
何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如何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手记:
何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手记:
何为仁?言语谨慎。司马牛听后,觉得言语谨慎就能称为仁,那也太简单了。其实,孔子说的是,言语谨慎说明做起来难,说的就是仁本身。
颜渊、仲工、司马牛问题的同一个问题,但是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这是因材施教。
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手记:
何为君子?不忧不惧。并不是简单做到不忧不惧就是君子。而是,要通过内省不疚,做到不忧不惧,所以并不简单。
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手记:
司马牛单单只看到现状与结果,但是为了交到兄弟,需要主动,做事谨慎,谦逊有礼,朋友自然也就来了。想必这也是司马牛现在的问题所在。从前面,司马牛问仁、君子来看,司马牛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多是停留于表面。
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手记:
明,明智。何为明?谗言、诽谤对自己都行不通。行不通的原因应该也是因为自身做的优秀吧。这里指的是类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对外界谗言与诽谤,不理不顾,不受干扰。
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手记:
为政,需取信于民。
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手记:
质,指思想品德。文,指文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即表里如一。
其实,思想品德高尚,言语吞吐必定优雅,文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君子,应当表里如一,也自会表里如一。
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手记:
彻,西周时流行于诸侯国的一种田税制度。
国与民,民在国前,民在国犹在。
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手记:
何以崇德?忠厚诚实,按照道义坚持做便是。
何为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原则,随心所欲,便是惑。
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手记:
孔子崇尚的是稳定健康的社会秩序,管理者需要建立与维护秩序。礼制便是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角色,在自身角色内行事,社会才会稳定发展。君不为君,臣欲为君,父不为父,子不为子,社会的矛盾与扰乱,便在于此。
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手记:
片言折狱,单方面证词断案。并非贬义,而是侧面说明人们对仲由人品的信任,不在仲由面前弄虚作假,证词可靠,所以可以断案。
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手记:
君子内心是美好,崇尚美德,遇美固然成之。
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手记:
杀无道以有道,杀无道,人们仅仅只是关注如何以避免无道而已,有道也不会因此变多。但是,如果注重奖励有道,人们会更多关注如何实现有道,获得奖赏。团队管理,奖励比惩罚更为重要。
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手记:
如何成为有名望之人?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通达的人,本质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时常想到对别人谦让。
生命所谓的永垂不朽,不过是其他生命对他的铭记罢了。
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手记:
辨惑本质在于做事做人有原则。
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手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孔子在为政问题上,很提倡与注重上行下效。
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手记:
衷心劝诫并好好开导,对方若果不听,还一味继续讲,这便是自取其辱了。
做人有度,尽了本分即可,况且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己所欲而与人,也要有度。
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手记:
强调仁以人为本,分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