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子编辑
在计算机,手机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接受信心的方式也开始渐渐从以前的纸质书本和纸质报纸的方式转变为线上信息。碎片化信息层出不穷,我们也渐渐习惯接受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方式。也正因为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模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区分也渐渐开始模糊了,常规的8小时10小时工作制也渐渐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即使下班之后还是手捧手机不时接收一些关于工作的信息....
互联网科技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相比较传统的工作模式而言我们的工作效率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按道理讲我们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新的事物,但是事实上却并不如此。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奥妙呢?今天带来的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美国纽约电台《写给自己》栏目的主持人兼主编曼诺诗·左莫若迪编著,译者徐洁翻译的《放空》一书就对时下大众习惯使用的手机等这些看似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科技产品从另一个角度给予了探讨。
本书作者将话题集中到了无聊和创意效率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事物上。一般而言创意和效率我们都是通过不断地反复训练加上搞笑的工具才能实现的,而在本书作者笔下我们却会发现创意效率和无聊是可以画上等号的,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本书正文的九个章节的内容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经历了初为人母这一人生重大事件之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其实都发生了相当彻底的变化。之前的作者可以说就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工作狂,对于这样一个视工作如生命的女强人而言,在刚生完孩子的这一段常人眼中都感觉有些无聊的休养时间中作者的感觉可以说都快疯狂了。对于作者而言,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相当无聊的,不能用笔记本,不能用手机,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耐住性子继续阅读下去就会惊讶的发现作者在这个无聊的过程中找到了“放空”的神奇之处。在里面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当我们远离了那些看似能够给我们巨大帮助的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思维不仅仅会迟缓,相反还会活跃许多,工作的效率不仅不会下降,还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而要做到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我们能够做到作者所说的“放空”,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放空”的目的呢?在本书的前言部分里面,作者就给了一个“放空”七步计划,也就是七个挑战:记录自己的数字产品使用习惯、不要把手机放在视线内、安排无照片日、删除频繁使用的应用程序、忙里偷闲、观察其他事物以及享受真正的无聊。
只有当我们通过以上的反复练习之后,体会到无聊的真正乐趣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创意和效率。而要真正下决心去反复练习“放空”七步计划,无疑本书的正文部分是需要你耐心阅读下去,相信阅读之后你的收获会相当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