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有人会说为了改变命运;有人会说为了生活得更好;有人会说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回答也会不同。而我认为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学习的意义不只是增长了知识,而是通过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思维。
前几天听了留学之父容闳的故事,容闳的留学生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西方的文化使他有了不一样的价值观,他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更多的人像他一样享受教育,才能使国家更开明,更富强。
他立志要让更多的中国少年去国外留学,接触西方的文明,为此他不懈的努力,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中国有了第一批官费留学幼童,也正是他极力推进的留学教育计划,使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各领域的人才。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复旦大学创始人唐昭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都是曾经的官费留学幼童,也正是这批留学生为以后中国的科技和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有史学家评价容闳:以一人之力带动一批,以一批影响一代,以一代造福一国……从容闳的留学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不只是一人得益,它更是一代代人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良性循环。
—2—
曾经看过一部影片叫《长江七号》,里面讲述了一位农民工为了让儿子能读贵族学校,不但在工地做苦力,还去捡垃圾,只为能多攒点钱供儿子读书。但儿子在学校却并不快乐,因为穷被同学们看不起,同学还老是变着法欺负他。还好老爸捡到了一只太空狗七仔,才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工地的农民工有几个会将孩子送进贵族学校,他们忙着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哪有时间考虑他们的学习,好多农民工自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没人能关心他们的学习,没人跟他们讲学习的好处。不是说农民工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出门在外无法顾及,每当过年过节才回一趟家,只关心得了孩子长个,哪关心得了孩子长进,好多孩子依然走父母的老路,毕业后出外打工,一代代的延续。
上次看到一部记录片讲到了山里的一些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早早成家,自己还是孩子却已经成了父母。这样的延续真心让人心寒,自己没有工作,却要去养育孩子,他们的观念还只是有饭吃,有衣穿,就已经算满足,有些孩子没文化找不到工作,还是靠父母外出打工,寄钱养他们一家老小。
而那些走出山窝窝,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明白学习的好处,他们知道自己不努力的后果,在大学里他们比城市的孩子要努力好几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当他们立了业,成了家,对待孩子的也一样会严格要求,他们会不惜重金,将孩子培养的比城市里的孩子还要优秀,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孩子足够优秀,才有能力与城市的孩子比拼。
有人说这样其实孩子很苦,有做不完的作业,有补不完的课,有上不完的兴趣班。但父母们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因为父母们走的路比他们更艰辛,他们在没有路的时候,硬生生闯出了一条路。而孩子有他们打下的基础,起点比他们要高出好几倍。
—3—
努力学习真不是一个人的事,它能提高下一代的起点,起点高层次也会相应提高,为什么牛逼的人会找牛逼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在同一层级,我们避免不了阶层现象,不是说有些人天生有优越感,而是来源于生活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交际圈的差异,诸多的外部因素形成了阶层。
阶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阶层思维的绑架而没了斗志。改变层级的方法是努力学习,从一个层级提升到另一个层级,在你提高了层级以后,你会发现你周围都是和你同样层级的人,然后你的下一代,你的下下一代的层级也会有所提升。
受阶层论困扰是因为你站在底层向上张望,不断的抱怨,却不去努力改变。你看到天生好命,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其实那是他们上一辈人,或上上一辈人努力积攒的结果。
所以努力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的努力是在为下一代打基础,你努力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在改变你的下一代。
想提高自己的层级就从努力学习开始,因为就学习而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只是说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庭文化层次高的人,他们的父母更有实力给孩子加码。
但中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考试再难都脱不了课本中的知识点,只要你足够努力,让自己名列前茅,层级自然而然会上升。书香门第是几代代人的积累,上一代人没有积累,没关系,可以从你开始,你的努力会造福下一代,你积累的知识财富,可以代代相传,这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作者介绍
筱莞尔
喜欢天马行空,喜欢假装文艺,喜欢用笔记录感受的分分秒秒,可以闹起来很疯癫,可以静起来很婉约,你永远猜不透她眼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