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术》很短,却讲了两个故事。
或者说是两种类型的魔术。
第一套我们常见,空桶变米。也可以是空盒子变其他东西。
第二套魔术也常见,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称其为“搬运术”。把物体转移到另外的地方。
纪晓岚的这一篇文字水平也很高,就是最好两句评论有些烂尾。
蒲松龄把第二套变成了大型魔术,让利津籍魔术师李见田把“颜镇”,也就是今天淄博博山区某个瓷窑里的六十个大缸搬运到了三里之外的“(颜神)镇之南山”,蒲松龄特意提到了“在魁星楼下”。
李见田很多人注解研究过了,对于这种游走于官宦富豪间的江湖术士,我一向没啥好感,就不啰嗦了。
很多注释说南山即今南博山。
如果注释里说的南博山指今南博山镇,则错出去了几十里地。
除非博山还有一个我不知道的南博山。
根据蒲松龄给出的第二个条件,可以知道陶人的“场”距离颜神镇不远。
一般魁星楼都会建到学宫里,让童生进行童子试,秀才们进行月考、季考、岁考、科考时有个心理依靠。
博山要到雍正年间才设县,有无学宫我不知道,但是有官方建筑的东西考棚。考棚所在,是今天博山考院小学。
但是,至少在蒲松龄时代,颜镇的魁星楼不在考棚附近,而是在颜镇南一点点的峨眉山。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颜神缜志》载:“徐希龙,浙江人,选贡。建奎楼文峰于峨岭,雅意作人。”
奎楼即魁楼。
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北斗前四颗星的合集,不单一颗星。
徐希龙建的不止一座楼,而是一组建筑,有文昌阁、魁楼、张仙楼。
博山有一条执信路,为纪念当地名人赵执信。
赵家是颜神镇第二大世家,他们有重修过文昌阁,赵执信《饴山文集》中《葺理艾笔峰小引》记载:“增钟楼於右,移小堂於左,以憩游者。其后筑室数楹,以庇司香火者风雨。”
第一大世家孙廷铨孙家,汉奸。
以博山的峨眉岭为起点,“三里馀”,四舍五入,算1500米为路径,可以推测出陶人的“场”在哪儿。
前面提到的大学士大汉奸孙廷铨,他有本《颜山杂记》,详细地记述了陶瓷、琉璃的制作工艺以及颜神镇矿产资源。颜神田地少,但矿藏极富,尤其是烧制陶瓷的煤、粘土和焦宝石,因此,煤炭、陶瓷、琉璃成了是博山三大工业支柱。
在《戏术》里,场指窑厂,颜神镇附近有两家大的,符合蒲松龄的描述,而且在当时颜神镇陶瓷行业中也名列前茅。
一个是沿峨眉山路一直走到中心路,然后走西关,今天叫新建一路,绕过区政府,以前的县衙所在,到北关街北岭村一带;
另一个则要从魁星楼走峨眉山路,下坡,拐峨眉山西路到沿河东路,向南,沿河到今天博山电力技工学校附近。这是博山山头镇附近,是另一个重要的陶瓷窑场所在地。
李见田“在颜镇闲游陶场”,说明陶场在镇上,所以,应该是指北岭。
恰好与文中“南山”相对应。
好整蛊的李见田是利津人,王士桢说他喜欢旅游,“已老,尚往来燕、赵、齐、鲁间。”估计住在北关附近的旅馆里,出去瞎溜达。看到了“巨瓮”,来了兴致。
巨瓮有多大呢?
以X宝上的为例,号称装2000斤,高一米三,直径一米。
“老板,多少钱,买一个包邮不?”
“1980,邮费到付。”
“你咋不去抢?”
从利津到博山140公里,二百八十里。尽管博山陶瓷有“可行数百里而不损”的美名,奈何太粗重,邮费忒贵,李见田要求包邮那是万万不能的。
X宝上那个价格是包邮的。但是,那是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才能做到的。
从峨眉岭到北岭,三里馀的路程,六十个巨瓮,陶场老板找搬运工,搬了三天。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陶场老板雇佣了几个人。
人类步行时速大约五六公里,搬运重物会慢点,还有装卸,我们算三公里吧,也就是一个来回一小时。
一次,用手推车,左右各1个,运俩,每天工作四个时辰,8小时,运16个。60个运3天,则老板头两天只请了1个人,第3天请了2个人。
搬运工按日结算工资,算200元一天,则运费共计800元。
相当于一个巨瓮的成本。
所谓“死活看烧成”,越大尺寸的陶器,其成品率越低,70%算是非常高了。李见田“代汝出窑,一瓮不损”,成功率百分百。
帮助他至少挽救了18个巨瓮,加上搬运工路上小心没打碎的话,价值一万多。
好吧,最后陶人送了一个巨瓮给李见田,还包了邮。
他找了个便宜些的长途物流公司,这个我就放到《农妇》里去说了。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