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自许自己是一枚吃货,对于食物有着独到的感受,随手把吃过的东西拍得美美的发到朋友圈,再附带一张选了很久的最美的自拍,以此表达自己丰富的生活和人生体验,并期待着朋友的点赞和投来的羡慕眼光。
于是乎,吃货不再是单纯的字眼,其间也夹杂着对潮流的追随,对群体的归属,同时也有个体间对生活质量暗暗的较量。
但是怎样才能真正称为吃货呢?我以为,除了有能品尝美食的舌头和填食物的胃外,更重要的大概是一颗真诚的心吧!
有的食物在别人看来其貌不扬,可是在你看来却远胜那些山珍海味或者网红爆款,原因只是因为它有妈妈的味道、有童年的回忆、或者那是在你人身低谷时品尝到的快乐。品尝食物不是单纯的味觉体验,其实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的全身上下都布满了味觉受体,从鼻子到小肠,这些味觉受体让我们能品尝到食物丰富的味道。我们将这些感受,与大脑中储存的记忆、知识融合,触发出不同的情感,或愉悦、或悲伤、感动、或者只是单纯的觉得过瘾。所谓美食,就是大脑对食物做出的快乐反应。从对食物做出的反应,我们甚至能窥见这个人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再来说说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视觉上呈现的让人舔屏的美食外,大概更触动我们的还是食材与人之间那些奇妙的故事吧。养蜂人追随花开的脚步迁移着蜂箱的孤独与艰辛,陪读的母亲给孩子做的一碗能量满满的红烧肉,追寻着森林的规律采摘野生菌并在采后小心包上菌窝的山里人……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我们也许不懂那些复杂的化学变化究竟是怎样进行的,但是我们看到食材间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也就是在见证一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并创造出新的事物的过程吗?这本身也是一件伟大的事了吧!
我们品尝食物,不仅知晓它的味道,更要去了解食物背后生成的故事,我们越是带着这种求知的心去探索,越是能对食物生出敬意,越能去感知食物与我们身体间相互交融的过程。
在学习品尝食物、分享美食中,我们大概也能变得谦逊,柔和而富于对生活对生命永不停歇的探索与热情。
所以,该如何做一枚正宗的吃货?并不只是拍个美照,发个带着矫情文字的朋友圈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