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已经纠正了多少遍了,还写错,猪脑子呀”
“你看看你们班的谁睡,每次都考100分,看看你,才考了80多分”
“这个题昨天已经讲过了,今天又错,怎么那么笨”
“那个谁睡和你一起学的围棋,人家现在已经是5段了,而你连三段还没打上,花了那么多的钱,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怎么就没长进呢?”
“你看看你写的字,像狗刨的,再看看谁睡的字,写的多好!”
......
这样的话似乎已经成为我们这些中年老母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标签。
“孩子总是自己的好”,这句老话在今天的家庭生活中越来越被“颠覆"。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看手机,不玩游戏,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前三名。这种生物还长的好看,字写的也好,作业从来不用父母催,成绩单更好看。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是奢侈浪费......“
还有网友感叹:人生最大的地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家的孩子。
有些父母觉得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来比较,就会激励自己的孩子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但是比较从来不可能是全面的。有时候父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势来跟自己家孩子的劣势比,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有一项调查显示七成父母都习惯拿孩子与他人作比较。
但这种”激将法“真的能激励孩子上进吗?这种表达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深层思维模式呢?值得我们深思。
别人家的孩子盛行,原因何在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掉进了几个心理陷阱:
一、求全责备,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集天下有点于一身,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二、父母虚荣、好面子,凡是爱攀比。孩子成为最有分量的比较物,成了给父母脸上争光的工具。
三、中国父母受棍棒教育的影响深刻,虽然说现在打孩子的家长少了,但还是习惯用找缺点、批评的方式教育孩子。
四、家长们和自己家的孩子朝夕相处,各方面都比较熟悉了解,因为心里距离的缩小,所观察到的细微行为也会相应的被放大,尤其是哪些消极行为会比积极行为更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所以家长们经常会对自己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反而用”显微镜“去看自己孩子的缺点。
五、社会、升学压力大,加上被社交媒体放大的育儿焦虑,给年轻父母一代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焦虑。
比较,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首先,但你把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时,孩子会觉得你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会通过这些条件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设定的条件,就会让孩子怀疑、否定自己,因此丧失信心。
其次,5~15岁的孩子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别人家的孩子一直伴随孩子成长,孩子在接纳他人,为人处世上就会形成畸形价值观,在孩子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设立的标杆,从此标杆失去了激励作用,甚至被孩子厌恶,当孩子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他们不仅不会去学习,反而会挖苦、揭短,甚至产生一种狭隘的畸形心理。
再次,孩子心理受挫,亲子关系变差。孩子会觉得父母不是那么爱他。会从心里拉开和父母的距离。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换位思考。不仅孩子,就连大人都不习惯自己被比较。假设一下,如果孩子天天在父母面前炫耀别人家的父母多有钱、多温柔,还带某某同学出国游玩,尊重某某同学的想法。家长听到了这些话,还会开心吗?
第二、关注自家孩子,让孩子和自己比。比如,考试成绩出来了,不要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别的孩子的成绩作比较,要和孩子自己上一次的成绩比,上一次考了75分,这一次考了80分,这就是进步,就应该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比较、批评。
第三、欣赏孩子,扬长教育。父母一定要懂得,每个孩子都具有多方面的天赋,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称赞和表扬,都需要成就感,每个人都有感悟和反思的能力,我们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因此,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看清楚孩子的兴趣特点,扬长教育,要用百分之百的精神、精力发现孩子的发展优势,相信兴趣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第四、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培养孩子内在自信和乐观是教育的核心。恰到好处的夸奖是孩子信心的源泉。肯定孩子在某方面做的好,做得对,相信自信能够助力孩子成功。同时,父母应该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好恶去强求一致。而且,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如果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一旦不成功,往往会造成长久的甚至终身的痛苦。
第五、要学会倾听孩子对各种问题的意见,经常与孩子就社会问题一起讨论。为孩子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孩子会在这种体验中慢慢思考,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孩子会明确发展目标,会自觉不自觉的学习众人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发展,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思考走向行动,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对比的社会,”别人家孩子“的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很多父母对这种带着焦虑感的爱无可奈何。
然而,养育孩子本身就是我们做父母的一次自我修行的过程。在这场自我修行中,父母要学着慢慢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尽量减少把这些负面情绪转移给孩子。放平心态,丢掉攀比式的养育心理。在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孩子,让孩子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中看到自己和成为自己,从而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