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是挺喜欢写作的。但一直以来我写的大多都是我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写作成了我的一种表达方式,但这种方式没有双向交流,我局限在我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是不想写更好的文章,让读者看了之后能够有哪怕那么一丁点收获的文章。而是自己肚子里没有墨水,经历阅历甚少,看的书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很多时候,想要讲明白一个道理,都很难从脑袋里搜索出可以用得上的例子,找不到论证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文章显得苍白无力且空洞。很多时候我都很自卑,觉得自己太无知。然后刻意地常去图书馆看书,去书店买书,想要通过阅读去填充我这空虚的大脑。但也许是因为方法用错了,看完后盖上书,过了几天好像已经完全忘记里面的内容了。一直以来都很羡慕那些博览群书的人,他们写作好像有用不完的灵感,他们脑子里有用不完的古代现代当下的各种能够支撑他们观点的例子。我不懂,这种灵感从哪里来?如何可以习得?
很幸运的是我从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找到了答案。里面《灵感》一节当中,李笑来老师对他的学生说道“例子这东西跟钱一样,是攒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积累素材很重要,但如果能够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目标,就会积累到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素材。”例如文中所说的笑来老师之所以能够举例说出“哪些重要的人被社会遗忘了”是因为这句话很早前就被老师写在笔记本上的,在他后来的日子里读到过的书里出现有符合这句话的人他就会想起那句话,然后把那个人作为一个例子记下。
我有点恍然大悟,终于知道自己为何一直以来脑袋都如此空虚了。在知识的大潮中,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看到什么都只是停留在“看”上,那个知识没有和我产生任何联系,所以大脑潜意识里只有:‘与我无关’四个字。最后简单粗暴地直接删除所有的表面记忆。长期如此循环,我的脑袋的“知识”的状态只能是“紧缺中”!现在我清楚地意识到我需要做的并不是盲目地去多看书。而是先给自己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写出哪些是自己觉得有必要去了解的知识,哪些是感兴趣的,哪些方面是想要用到写作上来和大家分享的.....只有这样,阅读的时候我们才能从浩瀚的文字中寻找到真正对我们有用的知识,然后在记录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哪怕是一句话也行,只要让它与你产生关联,大脑就不会自动删除了。就算你记不起那个例子的发生时间和那个主人公的名字,但你一定记得它在你的知识体系里,查查就出来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试错中总结经验!感觉接下来的日子好忙!感谢写作,感谢笑来老师,感谢一路上陪伴着成长的你们!
最后分享笑来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
“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是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