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很懂得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我们说这个人智力很好,聪明伶俐;如果能目光向内认识自己,懂得自我反省,那么这个人很明白,这也就是俗话说的自知之明。
目光向内还是向外?什么时侯向内,什么时侯向外?什么事上向内,什么事上向外?"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两句话很好。别人挑我们的毛病,我们再自我批评,岂非雪上加霜?这不傻了吗?
可是,如果我们确实存在毛病,别人来给挑,我如果还护着自己的毛病,那么我们的毛病不会自己消失吧?毛病还在,放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毛病它就继续发挥作用,还会招致别人来给我们挑这个毛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别人给我们挑毛病时,我们针尖对麦芒,如果对方谦虚且明智,对方就改了自己的毛病了,如果对方也护着自己的毛病,各不相让,局面就僵持了,这时候,眼睛里只有对方的毛病,怒火中烧,不是委屈就是怨恨,时间久了,自己的毛病也就不知哪儿去了,也想不到向内审视自己了,但毛病不改,自己不会跑掉,它还在自己身上,并且在对方心中燃烧。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大多如此,所谓愤怒,也就保护自己毛病的力量与意欲去除对方毛病的力量在自己内心中的搏击。
再有一种情况,对方毛病人家自己改了,还拿老眼光看人,刻舟求剑,并且要求人家改毛病,对方就真成委屈了,在客观上就"貌似得理不饶人",成欺压无辜了。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呢?”兵法上还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尽量别去发动战争,尽量别通过战胜他人来宣示自己的存在感。
事实上,一个人改掉自己的毛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光是目光向内就多不容易呀?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喜欢"闲谈专论别人是非,静坐力掩自己过失,"思绪中的逻辑总是朝于己有理的方面连接,致于自己的过失、毛病、缺点、不足…有半只眼看过来就不错了,经常是忽略不计。
别人的批评如果能引发后悔,不是一个坏事,痛改前非就更难能可贵了。改错建立在认错的基础之上,认错不代表改错。宗教里有一个说法叫忏悔,科学上叫自我批评,二者相近,但这也仅仅是开始,改错,改毛病,是真刀实枪地在自己身上下手,象剜肉,它是痛苦的,有时钻心的疼,因为毛病长在自己身上,象拔牙,动手术刮骨疗毒以去病。也许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了姑息自己的毛病,假装不存在,假装看不见。在后悔的基础上,痛彻心扉地痛改前非,才能在灵魂深处看见自己那束精诚的光芒。
我们进步,有两点,一是改错,改毛病,改缺点,改不足,改弱点,二是增长优点,增加长处,但改进也是增长,放着毛病不改,去长优点,就是带病提拔自己,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那么是"静坐常思己过…自我批评"傻呢?还是"掩耳盗铃"傻呢?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可以追求圣贤,但我们自身难免这些或那样的错误、不足、毛病、习气…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掩护或者纠搭自身缺点的一个理由,而是我们不断完善自身的一种客观事实,所以古人说外圆内方,这是说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但应注意律己而非自虐,宽人而非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