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一个值得未来人生持续灌注生命能量的问题,在具体展开阐释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对这个问题的诞生进行回溯。作为一个标榜自己是“好奇心超强不折腾会死星人”的同学,我有一种对于尽可能多的领域获取认知的贪念,它将我不断引向能够快速探索新领域、拓展认知边界的工作类型——咨询、创投等,这些职业的共性特征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接触各色行业,进行基于大量信息检索收集的认知梳理,不说长期靠谱与否、能否被验证,至少要最终形成看似逻辑自洽的判断体系和策略方案。
01 请不要再随意给人推荐一本书
然而知识之星河总是既令人战栗又常令人沮丧不已。步入20年代,尽管信息的生产方式早已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我们学习的方式却停留在原始时期——从学习的形式上,尽管出现网课、音频等学习方式,书籍、学校面授、互联网搜索这三大形式占据现代人类绝大多数严肃学习时间,而这些学习方式的效率愈来愈难以匹配爆炸的知识量传输增长速率。这三种方式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由于并没有在信息之间关系的呈现上进行认知引导,都无可避免地将学习者引入知识丛林的无限纠缠中。比如书籍,从羊皮纸到电子化及各种形式的异化,书籍依然是这个工具导向的知识崇拜世界无可替代的载体。然而我们今天多数人的“读书”(无论是碎片时间的罗辑思维、一两小时一本在飞机上“搞定”,还是几个月对着纸质大部头研读)都是很难有全景的认知工具做支撑的,这个认知工具不仅仅指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对一本书的“拆书”行为,而更多的是指:有多少人在开始读一本书之前,就会去想要大概了解这本书所讲的核心思想在相关领域处于什么位置?跟其他作品在该领域知识脉络上有什么关系、在该共同体认知中重要性如何?作者发展出这样的思想体系的前因后果及与相关知识贡献者的关联如何?我们往往认为这些是读过这个领域多个著作之后才能形成、才应该去考虑的,但如果能在一头扎入知识丛林狩猎前先对知识地图了如指掌,难道不是更有可能不被某一本书中的体系洗脑吗?常规阅读的低效和随机性,一方面使得生命时间的捉襟见肘逐渐侵蚀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一方面更可怕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为什么会反动?因为他们完全陷入了固定的一个或几个书籍作者构建的定义、体系、话语场域中难以自拔;更可怕的是,在与某些所谓相当“渊博”之人在沟通时,每一句话几乎都是用各类他人的体系进行肢解拼凑应对,这种感觉就如同你伸手想与TA的思想握手,TA却每次都伸出不知从哪里拽来的一截假肢应对,始终感受不到TA本人真身的温热。书籍作为知识的古老承载方式,似乎越发令人难以承受。想必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人面对朋友的好意“赠书”或“荐书”,多少都是有些一面感激,一面默默将其归为“因明知几乎不会做而莫名愧疚”事项中。究其原因,在无认知结构情况下进入一本书作者的体系实在是极耗认知力之事。
02 互联网与学校面授的沉珂
互联网的问题亦是如此。搜索引擎的结果排序几乎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认知结果,搜索页下的“相关概念”只是顺着单一线索往下的分散随机关联,三个点击之后我保证很多人开始关注的已经是八卦而非原始查询的知识本身,也就是说网络中的知识关系对使用者来说是完全的黑箱状态,现下大热的知识图谱也不是给人脑阅读的;而wiki呢?有多少人点开词条会悚然于密密麻麻的文字,基本只有耐心读完前四五行?再来看看学校教育。在今时今日的语境下,school一词在希腊语中“休闲,轻松,放松”的本意已近乎一种反讽。对接受知识的一方而言,一个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孩,要经历怎样反人性的社会化规训,怎样的内驱和刻苦,才能稍稍“靠近巨人的肩膀”啊。从教授知识的一方来说,且不谈当今种种综合原因之下教学对老师的个人发展几乎无裨益的吊诡现象,就算是认真授课,相当一部分老师也只能“对知识负责”而不“对认知负责”;大学自学,天经地义,fly bitch。
03 系统化隐性知识的求而不得
什么是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与显性知识相对,具有默会性、个体性、情景性、相对随机性等特点的知识。并不愿让人头疼地从猿到人展开讲隐性与显性知识的定义概念、历史发展脉络、不同分类及其特性、重要理论等等。我们经常所谓的行业“不成文的规矩”、老手“经验之谈”等等的常用形容,都属于隐性知识。对“前职场时代”的学生而言,学校的结构化知识与职场所需技能不匹配,职场“隐性知识”缺乏,是找工作/初入职场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各行各业的职场存在大量的各具特点纷繁复杂的隐性知识,从硬技能高分辨率的完善、工作习惯态度的养成、到人际关系的维护(包括怎么发微信邮件沟通)等等。由于这些知识对职场老人是“理所应当”,便很难理解职场新人隐性知识的缺位,新人往往需要花费巨大时间和心理能量成本(重要)去低效习得,其中常伴随着无尽难以名状的挫败、犹疑、焦虑、彷徨;相信任何一个有内省内驱力的人对这种“过去就厉害、过不去就想碰墙”时刻都不会感到陌生。大学宿舍的深夜卧谈也是学生们交换“隐性知识”的重要时段,我有一个很间离的习惯——某种程度上,有时我并不能“沉浸”到那些纠缠漫漶的言语中,而是将谈话中那些在阴晦中盘根错节的碎片化、极度个人化、“非理性”言语故事中的主线和核心要素(关键词)提取出来,放置入自己脑子中结构树的一个“话题栏”中——一级栏目无非是类似“学业迷津”、“职场选择”、“情感世界”、“人生意义”这些青年人的亘古话题;有时某些谈话片段会被我在脑子里忽然与其他片段联系在一起并整合起来逐渐形成对这一话题的多样性复杂观点。
除此之外,个人经历的最引发“隐性知识”思考的时刻,即在使用果壳旗下的大牛经验分享平台【在行】之时。在行定位为知识技能共享及在线问答平台,姬十三层谈到他开发在行的灵感也来自于宿舍卧谈。
我曾是在行的重度粉丝,虽然下单次数十几次或许并不算很多,但自17年起都会经常在上面溜达,在人生选择的徘徊路口、想探索新领域而难得其法的时候都会尝试[一键约聊]。于我而言,在行所谓利用认知盈余和知识共享的做法解决了我几个痛点: ①与自己搜索在线二手经验信息相比,一对一 ②与通过线下人脉关系约coffee chat相比,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平台具有天然的筛选机制,可以帮助我在自己的低维认知领域进行挑选,节省一部分时间精力及“人情账”、降低了踩坑风险
一开始,未出校门天真学生的管窥效应加上骤然获得新知的新鲜感占据心智,常有茅塞顿开之感;不可否认,在行上有一些热心而专业的行家。但使用时间一长,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开始凸显:
①选择“牛人”依然有很高的筛选认知成本。多样性及丰富性与所花费的认知成本好像天然负相关,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我想通过约聊一个“专家”,对一个陌生领域形成超越公开搜索(显性知识及良莠不齐的碎片隐性知识)的认知,首先我得搞明白谁厉害。可我既不在该行业生态中,对牛人们的title含金量就处于极大信息劣势中,即使搜索了网络公开信息,牛人们看起来似乎都是同样的熠熠发光,而判断这些包装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行业内的隐性知识。
②高度风险不对称。林子大了什么都有:套路化的对谈、逻辑轻飘却不容置疑的判断、绝对化的评价等不得不令人疑虑。极少有人能超然于“利益相关”发声,而“经验之谈”生长于也必然囿于经验。这些本无可厚非,但偏偏行家既往的成绩使其在开张营业时往往将“经验之谈,仅供参考”这一常识付诸脑后,“经验”势能之下,面对手无行业“结构认知寸铁”的约见者,往往起到占领心智的效果。难道约见者没有独立判断吗?当然也是会有的,但是尤其对一些社会经验浅薄、焦灼求助的学生来说,一旦进入线下约见时行家营造的“社交场域”内,与洗脑无异。个人自认是信息收集、判断力强的一类,在约见过程中也有一两次被全然“折服”,直到事情过去一两年才从某些边缘渠道获得差异极大的相关信息、进而才在反思中铺开对当时所求解问题的全景。
③ 很多人忽略的一点是,在行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知识付费”,跟知识付费其实没什么关系。我们求的是从行家处获得比较结构化的认知。与之类似的是讲座,但相比在行的行家聊天,结构化程度相对更完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