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4日
下午两点零五分,K34列车准点到达了南京。在出发前,我们第一次通过Airbnb在网上租了一个居民小区里的短租房,一房一厅的套间,厨卫设施齐全,可以在南京做饭;有洗衣机,不用每天晚上辛苦地洗衣服,价钱非常便宜,一天只要一百来块。
每到一个城市旅行,我们都喜欢融到当地人的生活里,和他们真实地生活在一起,去看当地的菜市场,吃当地的各色小吃,逛老老的街道。我们不希望用游客的视角去观察一个城市,而是要用当地人的眼睛去打量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当火车行走在安徽地界时还阴雨霏霏,幸好,到南京时天气晴朗。我们一家人背着大包,坐着出租车花了二十块钱来到了我们租房的小区,它位于繁华的鼓楼区。我们和笑眯眯的房东见了面,聊天后才知道她是西安人,曾经在深圳工作过很多年的她一直很喜欢那个年轻的城市。
交接了房子后我们去不远处一家哈尔滨饺子馆吃饭,这里24小时营业,生意火爆。我们去年在南京旅行时偶然来到过这里,很惊叹那里饺子皮薄馅大,鲜美异常,没想到我们这次租的房子就在饺子馆旁边,这样的巧合也是旅行奇妙的一部分。
豌豆昨天半夜在火车上醒了后就有两三个小时兴奋得睡不着,天快亮的时候她才迷糊睡去,没睡好觉的她终于到了她盼望的南京又吃饱喝足后,突然开始无聊,说:“在深圳我还有小朋友玩。”
我们短租五六天的房子位于市中心一个建于八十年代初的老老小区,楼群外观残破,但很有文艺气息的房东夫妇把位于五楼的一房一厅装修成宜家的样板房,这里干净整洁,靠墙是一面顶到天花板的书架,上面还摆着男主人没有来得及搬走的又厚又重的建筑书籍。
我走在南京一个老老小区里明亮整洁的套房里,几乎可以闻到刚搬走的女主人在这里每日打扫擦拭的气息,冰箱里还有几只鸡蛋,橱柜里摆着一袋盐、冰糖和一小瓶油、一瓶镇江香醋,这些都是给我们用的。
晚上九点,我第一次在南京为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学生用微信语音直播上法语课,这是我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上微信课,我起初很紧张,不知道会出什么差错,没想到出奇得顺利,从此后,我走遍世界都可以边走边工作了。
晚上十点,心情很好的一家人去楼下散步,在这个时间,深圳街头依然人潮汹涌,没想到南京的闹市区已经人迹荒凉。街对面两家银行的招牌雪亮: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如果不是路边虬劲苍老的法国梧桐提醒我,我真搞不清楚这是哪个城市?
我喜欢极了南京的路名,充满了历史感和书卷气:相府营,网巾市……我们拐进一个有美好名字的小街:碑亭巷,那里的树木有长长细密的叶子,路边有很多酒吧正在营业,一群群红男绿女在门口调笑或者抽烟。在一处偏僻的角落,一个孤独的瘦脸男人在路边卖“老王柴火馄饨”。
我从来没有吃过“柴火馄饨”,很好奇的我们要了两碗馄饨,看着他麻利地把一根长长的木柴塞进炉膛,童年时经常闻到的柴火气息又缭绕而来。一个宽宽脸膛说话是北方口音的男人骑着电动车停下来,和我们挤坐在同一张小桌旁,在这个寂寞的深夜,本来陌生的我们很放松地聊着天。
热腾腾的馄饨像极了我读大学时每天深夜在大学门口卖馄饨的安徽老头的出品,皮薄得像一层纸,汤底很鲜浓,这碗馄饨八块钱。南京如今微信支付极其普遍,连路边卖馄饨的老王都接受。
回去的路上,路旁一面旧旧的墙上铺满质量上乘风格狂野的涂鸦,南京的流浪猫个个肥大怡然,见了陌生人都视若无睹,懒洋洋得慢慢走过去,不像深圳街头的流浪猫总是如惊弓之鸟,看得出,南京是个非常放松的城市。
回到住处已经快零点,在别人的城市一张松软的床上,我们很快就沉沉睡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