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会聊天的节目《圆桌派》第四季上线了,又能看到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情色小主持窦文涛跟老友们喝茶聊天。
在《锵锵三人行》停播之后,《圆桌派》就成了排解忧愁,提升素养的必备之选。
每期节目里窦文涛和梁文道都是口吐莲花,把节目节奏调理的异常流畅,而且还能让嘉宾舒舒服服地谈话。
可是,在王晶这一期里,窦文涛和梁文道便吃了瘪,不但跟不上王晶的思维,还不时被王晶怼到哑口无言。
两人关于电影的学识和理论在王晶面前如同小学生一般,本来应该像往常一样轻松愉快地谈天说地,却成了尴尬的面面相觑。
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是王晶这期的节目质量却很高,满满的干货与香港电影的趣料。
我们一直以为周润发就是《英雄本色》的主演,他潇洒的美钞点烟,帅气有型的风衣,在很长时间理论都是一代人模仿的对象。
然而,见证了这段经典的王晶告诉大家,其实,周润发当时只是去客串,小马哥这个形象也不是为他定制的。
只是在客串的过程中,吴宇森觉得他演的部分极其吸睛,便逐渐增加他的戏份,乃至加成了主演。
发哥演《英雄本色》时的状态也比较随意,甚至同剧组的狄龙在一次山顶聊天中让他认真一点。
他的回应充满了“做人嘛,最要紧的是开心”的香港本色,对迪龙说:“演戏嘛,轻松一点啦”,然后他就凭借《英雄本色》Mark一角获得了金像影帝。
这找谁说理去,果然是认真你就输了。
谈到与周星驰为什么不合,王晶没有回避,直截了当的在节目中说明了原由,是因为周星驰想做导演了,与自己的想法有了不同。
但是他恐怕是香港电影圈里最最欣赏周星驰的人,在其他演员或导演与星爷闹翻后的不再理睬或回踩不同。
王晶对周星驰的敬业态度和演技的认可简直达到了迷弟的地步,他认为周星驰的演技非常之高,在喜剧这一领域,未来三十年不会有人超过他。
这样是非分明的王晶,不禁想让人了解下他的事迹。
就王晶来说,其实他最厉害的,第一是编剧,第二是监制,第三是演员,第四才是导演。
他可以白天拍周星驰的《逃学威龙3》,半夜拍成龙的《城市猎人》,一天一夜轮轴转,还能在一年之内执导七部电影,监制5部电影,参演3部电影。
1990年的圣诞节,本欲休息的王晶接到了老板的命令,给了他十个字“整蛊专家,周星驰、刘德华”,下星期要开机,新年要上映。
王晶询问可否缓缓,老板说很难,因为他已经把片子卖出去了。
这时的王晶展现出了他强大的编剧能力,在片场边拍边写,不仅能让《整蛊专家》如期上映,质量还是中等偏上水平。
当时他个人的状态和冲劲可以算是职业生涯的巅峰,如果撇开电视剧,单电影而论,王晶已经原创了至少100个故事。
在当《古惑仔》的监制时,为了让刘伟强安心于电影的拍摄,他在剧组资金运转紧张时,卖掉了自己的商铺,凑了六百多万。
《无间道》在拍摄期间也遇到了资金困难,同样是王晶挺身而出,带着剧本敲开了寰亚老板林建岳的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投资,自己也拉来了一些投资。
最后,我们才得以看到千禧年后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
演员身份的王晶最容易被人忽视,其实他年轻时也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客串个小角色,讨喜的外形和欠扁的表情都使得他变得出彩。
至于现在为何不出演,其实与周星驰的情况类似。
当一个人到了某一个年纪,面对不了自己像年轻时那样挤眉弄眼,也很难去说服自己再去逗人开心,因为拍喜剧要比其他类型的电影累十倍。
谈及自己烂片之王的评价时,王晶云淡风轻,那些人是因为嫉妒。
事实好像真是这样。
在他导演的二百多部电影里,他说没有一部是自己特别满意的,但是自己几乎没有让投资者亏过钱,对于商业片他锱铢必较。
但是在文艺片和好人属性上,他却很是大度。
曾在在刘德华的公司将要破产之际给了他六部片约,让其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等来了杜琪峰的《暗战》。
在香港电影逐渐走向没落之时,其他有点本事的人都在想别的出路,只有王晶坚守香港,什么片子都接,不敢说大赚,至少回本。
养活了许多没工开的香港人,也保留了香港电影的种子。
因为喜爱文艺片,他也去拍过文艺片,1999年的《笨小孩》让叶德娴捧回了金马影后,自己赔了个底朝天,从此不再拍摄文艺片。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再关注文艺片,许鞍华拍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时,无人投资,他出钱。
前者勉强回本,后者打了水漂。
如今的许鞍华早已不缺投资,但她接触过王晶后才发现原来他是个货真价实的监制和出品人,懂剧本、懂演戏、懂市场,是个专业的多面手。
到现在她都对王晶专业能力的认可没有过动摇。
王晶在《圆桌派》里提及自己为何投资许鞍华的文艺片,是因为这笔钱在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要是再多他也负担不起。
没有他人说的那么高尚,他就是要为文艺电影做些什么,而是他有这个能力,以及不想看到好导演、好电影被埋没。
这个从香港电影起起伏伏的狂潮中走过来的“鬼才”,面对外界对他的盛誉,坦然处之,对待批评,也是气定神闲。
在《圆桌派》里王晶也谈到了香港电影的崩溃,这是一代人的情怀,也是一代人的伤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香港电影在全世界急剧扩张时,《纽约时报》曾有一位影评人酸溜溜地说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但有趣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句调侃竟成了香港电影荣耀的标记。
只是如今,这股火不再有剑拔弩张的生命力,也很难再次展现出傲立的姿态,而香港电影的衰落的原因绝不止一条。
市场。
香港电影衰落了,是因为台湾市场崩了,很多时候香港电影只要拿到台湾的钱就能回本,其他地区都是纯利润。
养肥了的麻雀不会飞,香港电影也是这样。
他们过度依赖台湾市场,导致他们疯狂无底线地开工拍片,最终台湾市场过于饱和,香港电影就此无计可施。
人才断裂。
叫得上名字的香港演员,只有老一辈,成龙、周星驰、张家辉、梁朝伟、梁家辉、刘德华、郭富城、刘青云。
最好的资源又都在这些人手里,内地观众对这批演员的认可度比其他辈分的演员都要高。
中生代里,仅有余文乐、吴彦祖、古天乐、谢霆锋、陈冠希、林家栋,但就是这几根独苗也所剩无几。
谢霆锋成了厨子,陈冠希依旧没有解禁,余文乐世界仔,资源很虐,吴彦祖资源同样虐,林家栋得了影帝还是籍籍无名,只有古天乐左手老板右手演员,一把抓。
年青一代里,除了陈伟霆、林峰之外,如果不百度恐怕能够想起的演员没有几个,而且他们的主要阵地又都在电视上。
女演员就更别提了,老一辈近乎隐退,从中生代开始便已经很难找出像吴君如这样依旧活跃的女演员。
尽管港台资本一直在竭力推新人,诸如“天庭宴”之类,但是在大陆市场已经被内地流量小花、小生占据的情况下,即使在选秀类的综艺节目里强行插入也收效甚微。
青黄不接的人才断裂,光靠资本的堆砌很难成气候。
进口片地涌入和内地观众的口味变刁。
在互联网还不那么发达的年代,香港电影的盗版碟比国外的电影更容易进入内地市场,一众小年轻在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香港电影里肆意长大。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盗版碟没有了生存空间,人们看世界的途径也不再单一,国外诸多高水准或工业化产出的片子叫人眼花缭乱。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看得多了,有了世界观,便开始学会筛选,口味不再单一,香港电影对内地观众的满足感也就渐渐模糊。
形形色色的灯红酒绿会使人迷失,同时,也会让人的胃口变刁。
曾经,你劈个叉我都会震惊;如今,你下腰加劈叉,我都很淡然。
其实《大话西游》的两极状态就能代表繁对简的冲击。
起初遭遇票房失利,但是在新世纪之初碰上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内地如病毒般蔓延,人们对里边的台词、动作,如数家珍,将其奉为神作。
可是,在诸如刘镇伟之流及我们地不断地透支下,观众对这类题材已经免疫,再多的“一万年”也无法挤出大家的眼泪。
而且对于《大话西游》类的摒弃也不觉可惜,因为就算失去了你,我还有更广阔的大森林,何必纠结于一棵歪脖子树。
香港电影人的格局太小。
格局小是因为香港人在时代的推进中变得停滞不前、举步维艰、大惑不解,甚至有些夜郎自大。
香港人要适应中心的转变,之前的亚洲金融中心慢慢被新加坡取代,香港回归大陆后不能像以往那样发展,大陆经济也开始崛起,香港的竞争力不再唯一。
这是香港这块土地的命运,也是他们必须要接受的改变。
思想、文化、经济的碰撞,由从前的在香港便能看世界,到现在的在香港只能看香港,眼界的转变不应改变成狭隘,而是更加的包容和开放。
拥抱未来,才能有未来。
《反贪风暴4》里有一句台词:坐牢,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有艺术渲染,也是现实体现,老一代香港人务实、肯干,随香港一起成长,新一代香港人,在繁华大都市里,缅怀过去,浮躁,压力大。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们习惯了锦衣玉食,受不了粗茶淡饭,所以变得不理性,变得愤怒,变得固守,变得不知变通。
由600多万香港人构成的香港电影也是如此。
他们的文化和思想与内地难以产生共振,习惯了宗教、政治、性和屎尿屁的香港电影,再加上岛民思想,让他们的视野不够开阔。
香港电影的状态不在,但不等同于香港电影就是卖情怀、搞组合,虽然香港电影在大陆有着庞大的观影群体,但是“狼来了”的故事一两次还行,再多几次就不灵了。
所以,香港电影首先要改观北上拍电影不能像当时对待台湾市场那样,就是为了圈钱,然后不管不顾地拍片。
大陆的市场远比台湾市场的容量大,且观影人群复杂、城市分级又明显,在拍电影时需要考量的因素繁多,一招吃天下显然行不通。
其次在内地的制度下,香港电影如果跟不上潮流,一味地坚守推翻规则、打破禁忌,水土不服便很快显露出来。
如北上还在一线的香港导演,王晶、林超贤、徐克、周星驰、成龙、陈可辛等人。
王晶口碑不佳但影片确实赚钱,《追龙2》后他也拿捏不住了,《追龙3》不知能否挽回颓势。
徐克沉迷在特效里无法自拔,想象力已不复存在,票房和口碑皆跌;周星驰本来是一手好牌,但是只为钱拍电影的他,情怀梗已经不是王牌。
成龙大哥近几年的状态和影片质量,大家有目共睹,只是他这个年纪还在拍动作电影,实则值得敬佩。
陈可辛北上自《中国合伙人》一炮打响之后,他完全成了内地导演的样子,《亲爱的》、《中国女排》、《李娜》,无一不是内地管用的题材。
只可惜,《投名状》败北之后,在吴君如的建议下,陈可辛一心专注于文艺片和传记片,不再涉及商业片。
剩下的林超贤,才是真正北上成功的香港商业片电影人,他对内地趋势和政策地跟随以及共情琢磨的很透彻。
《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还有接下来的《紧急救援》,哪一部不是叫好又叫座,都有政府背书,这样片子不仅政治正确而且观众也卖帐。
在保留香港电影的专业度之外,从内容到外观,全然是大陆电影的影子,如果不强调林超贤是香港导演,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就是内地的电影。
这些林超贤式的影片在表面几乎看不到香港电影的影子与内核,这才是与市场融合最默契的模样。
但是,这种主旋律式的电影,放在其他香港电影人手里,都会束手无策,因为他们的格局里就会自动屏蔽掉这种类型。
坐井观天不可怕,可怕的是笃信天空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香港电影并没有死,也不会再重现辉煌,只是不要活在过去,趴在老本上过日子,否则中终有一天会坐吃山空,这将是对华语电影沉重的打击。
华语电影有了香港电影的专业、台湾电影的文艺、内地电影的容量,才能够形成百花齐放的争鸣盛世。
如果在国际上只有张艺谋、姜文,而无侯孝贤、杨德昌,以及王家卫、吴宇森,那在国外的李安,是多么的寂寞。
一旦寂寞,便会无敌;一旦无敌,离衰落便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