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个月,一个月足以发生很多事情。
你相信吗,有一种力量能在无形中快速至你于死地。它会将你的精神一点点瓦解,崩溃,以至一桩惨剧的酿造。
一 愧疚谴责感
在开学季,频频听到大学新生因为学费被骗而“自杀”的惨案,觉得很不可思议,也痛心疾首。直到前些日子亲身经历这么一遭,我就知道那种力量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说有多可怕。
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借钱想要周转一下公司,数目不大不小,二话没说就借出去了。但超期几倍也依然没有还钱的意愿,直到我需要用钱的时候问他要,却还是一拖再拖。其实没有谁想因为钱去伤害友情,但我郁结很久,不是因为损失了那笔钱,给朋友借钱我一向是按最坏的打算去借的,抱着即使不还,我也能承受的最大额度去借出。
令我真正郁结的,是这个人,他的态度,平时笑盈盈一副很无害友好的模样,电话那头却是冰冷的――为了躲债到了两个手机都关机的地步。奈何我调节能力异于常人,能用钱看清的友情,这是好事。(在这里温馨提示,无论是亲友借钱,还是工资拖欠,一定要留有凭证,如果万不得已需要走法律程序,法院是只认有效证据)。对于那些还没踏入社会就损失上万的学生来说,我很理解,他们很难承受这种压力、愧疚和自我谴责感,于是走向一条不归路。
自我调节能力是面对一切突发状况必须具备的本能,这世间,毕竟不是谁没了谁或谁失去了什么就活不下去了对吗?
二 被孤立感
在《花儿与少年》第二季里,许晴一直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临近节目收官之际,正在大家在喝酒吃肉聊得正欢的时候,她只身一人回到酒店蹲在门口大哭,称自知自己自私任性,但不想瓦解这么多年形成的性格,会崩溃的。
原因是因为一个小细节和郑爽产生不合,导致和整个团队都有裂痕和嫌隙。在节目中故意疏远郑爽,疏远团队,只和年长随和的毛阿敏亲近,我想在许晴心里可能觉得大家都和郑爽打成一片很亲近,立场不分明,觉得很委屈,被大家抛弃,孤立,其实其他成员(杨洋,井柏然,陈意涵包括郑爽)对她都挺好,这只是她心里臆想划清的界限。
说她有“公主病”,这不是空穴来风。但有一点,这是她四十几年来所形成的人物性格,她出生在尚好的家庭,从小到大一路走过来都太顺,不知道困难痛苦是什么,不知道电话卡怎么装,不知道在火车站怎么买票,这也无可厚非,一朝一夕是难以改变或者根本改变不了的。
生在这个社会,必需要与人相处,不同的性格给每个人都划分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尊重求同存异,是最好的包容和理解。不属于自己圈子的人,可以敬而远之,但不要蓄意攻击和无端指责,因为性格没有对错之分。
每个人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无论是坚强的懦弱的,暴躁的温和的,真实的虚伪的,所有好的不好的性格,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都无可厚非。不要因为个别人哪怕大多数人的不喜欢就怀疑自己,一旦开始怀疑自己,你会开始不认识自己,一旦开始尝试模仿别人的性格向世界展示自己,就是瓦解自己的开始。第一,那不是你的本意,更多时候是在演;第二,那不是你的本能,学出来也不是人家那种味道。
《大鱼海棠》有一句经典台词一语道破如何正视自己的核心: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
三 无欲无求感
可以说,这种内心情感是杀人不见血的。
于一个无欲无求,看破红尘的人来说,和那些每天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一样,每多活一天都是折磨。
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没有追求,没有想法,对生活不抱期待,也没有激情,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永远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样的人,很危险。
这个世界,你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人,只是你本身而已。
有时候,多想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坏事,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想得少,既可能是把事情变得简单,也可能是钻入一个不好的牛角尖无法自拔;想的多,既可能是把事情想得很透彻敞亮,也可能是想得走火入魔走向一条极端的不归路。
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不快,无论是工作中的心力交瘁,人际交往的力不从心,还是感情纷争的无奈失望,一颗强大的内心是支撑你正面面对并处理事情的必要条件。
有时候只是转瞬即逝的想法,却有着千差万别的结果。人生真是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活着,才是反转一切的资本。
当你痛苦得快要窒息,临近崩溃边缘的时候,请记得,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