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终身幼儿园》的“5.创造力是什么,又不是什么”和“6.论点交锋:新技术应用在教育中的利弊”。
文中提到,创造力不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特有的创造力,是平民化的。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大概就有这一方面的意思。创造力是勤劳人类的基因的体现,一位爱劳动,善于思考的人,创造力一定与他相伴。当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完成日复一日的日常的时候,创造力就在其中。
关于新技术应用在教育中的利弊,文中提到一句话振聋发聩:要关注的不是新技术使用的数量,而要关注使用的质量。一般现在的孩子对智能设备的熟悉程度都超过他们对笔或乐器的熟悉程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新技术的应用质量?TBL等学习模式给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安排与引领,个人与小组的自主与互动,合理的教学模式下,新技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学生与资源之间将发挥神奇的作用。只不过这个作用还没有很好的发掘和发挥。与其带着惭愧回避新技术,不如一起上下求索吧。
最后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在辛勤的劳动和积极的思考中自然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