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母亲节”原本是西方人感恩母爱的节日。现如今,在以“孝”为美德的东方大国也得以广为流传。作为上有老母,并且已为人父的中年男人,身边有着两位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母亲,很有必要理性的反思一下“孝道”与“母子关系”之间的问题。自古便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说,这“父母心”到底是怎样一种愿景?又何来“可怜”之说?
母爱的伟大是一种纯天然的本能,因为那是自己的血肉,加上挚爱男人的基因所凝结的崭新生命。而母亲本身,也会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从一个小女孩蜕变成与从前完全不同的崭新灵魂。在漫长的一生中她们注定相互依偎、相互碰撞、相互缠绕、相互成就,乃至相互伤害,却永远无法分离。世间没有不爱子女的母亲,是因为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生命的诞生,本来就是一件足以让人愉悦的事情。更何况孩子一天一天成长,自然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可是反过来呢?当子女渐渐长大,父母渐渐苍老,固执、唠叨、跟不上时代……,这都使得他们不再可爱。所以曹雪芹在《好了歌》中唱到:“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可见“孝”并不是纯天然的,不出于人类的本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既然是“非本能”,便只得用道德去约束。于是乎“孝”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父母之恩当以孝相报”千百年来人们都将这个理论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去衡量人性。一部《二十四孝图》把亲子关系搞得非常尴尬,它把“孝”固化成子女报答父母的“具体形式”约束天下子女。有些形式传承至今,甚至成了令人发指“愚孝”。即便在帝都城六区内,仍可见一些“孝子”生前不养,等父母逝去却大摆灵棚,吹拉弹唱至深夜。扰的街坊四邻不得安生。这种“愚孝”不要也罢。
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父母心”是完全出于本能的爱。而“孝”只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道德约束,还经常被形式化,天下父母岂不真是可怜之至。问题虽然得以解答,心情似乎有些沉重。那么,理想中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胡适先生的“父母与子女无恩论”曾经引发激烈争执。一般人的认知中,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恩,子女应以孝报答。对于“恩情”的定义应该是:一方对于另一方的给予。一般情况下“生育”是母亲完全出于自愿,“养育”是一种不可推托责任,都不能称之为“给予”。既然生育养育都不是给予,那么这“恩情”一说确实站不住脚。既无恩,何为孝呢?其实胡适先生并非不孝之子,他的的理论里,提倡的是平等,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条件下,去激发出真正发自内心的“相互关爱”,使得母子之间的爱都能发自“天然”。如若不然,一边是高高在上的说“老子生你养你,供你吃喝读书……”如何能让子女有发自内心的爱呢?最终只能走走《二十四孝》的形式了。
这种平等的建立,首先应该来自父母,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放弃“家长式权威”,用以身作则的爱去带动孩子的心智成长。“爱”的教育的确很难,书上是学不到的,影视作品里大多是些反面典型,爱更不是能用说教传递的。很多家庭本身就不幸福,夫妻间本身爱的能力就不够,争吵甚至相互责骂,这一切都会在孩子幼小心灵里留下负面阴影。这样的家庭里即便培养出再出众的精英孩子,最终也会因为爱的能力缺失而无法得到幸福。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作为一个养着一个女儿的中年男人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向养育我成长的母亲致敬:“不孝子爱您至深”。然后向我女儿的母亲,我执爱的妻子致敬,与她共勉我的这一套理论,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以身作则。最后,向我的小女儿致敬,希望她能够在我们身上,更多的学到如何去爱,以后去做一个真正幸福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