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大桥上面,车流滚滚。某娃还在解释:大桥下面,江面上的浮标,是用来给过往这片水域的船只指路的,相当于一个水上红绿灯。
今天,引桥上空无一车,桥头一个方向上桥的道口被封了。缘由:据说是江里面的一船只,昨天下午撞到桥墩了。
到桥面实地一探究竟,果然今天桥面只能单行,由东往西,还有少量的车开过来;而西、东走向,已经空无一车,封道了。
平时车流滚滚的大桥,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桥连接C市西东,交通枢纽的作用非常明显。
今天这样,还是不方便了,过河只能地铁或者绕道了。
平生第一次,明白桥梁设计师的伟大。
某娃看不懂了,为啥大桥桥面只有一个方向通车?开始迫不及待拨电话问其父:“爸爸!XX桥的桥墩被船只撞了,我们从引桥这里过不了河东,为啥一个方向还能开过来?”
“只撞了一边的桥墩,没被撞到的一边还支撑得起,还算安全。”
是吗?
这船可开得有水平了,差点导致城市局部交通瘫痪。
这是位于城市,横跨江面、可以通车的现代大桥,而在笔者的认知里,关于桥,还有各种各样由不同材料筑成、造型各异的桥。
石板桥、木桥、吊桥、跳石岩、石槽桥、桥亭(即亭子桥)、石拱桥、浮桥、现代的天桥、高架桥、江底或海底隧道,它们的作用,都相当于桥的作用,起到连通水域的两边,以方便来运输人流或者物流。
青石板桥
最早接触的桥,就是家门口的小桥。出了家门前的晒谷坪,就有一条宽一米左右、深在一米二左右的大水沟。
水沟的源头,就是院子最上方的山脚的某个位置,这条水沟,是整个院子里四条大水沟之一,其中两条水沟的源头,是山脚下的两处水井。
这四条大水沟,是在雨水多的季节,用来泄山洪的。当地人对大水沟的称呼是“岱坑”。
雨季来临时,每当山洪爆发,浑浊的泥巴水,就从院子后面的山坡上,顺着山阶路滚滚而下,最后流入院子里的这四条大水沟,其中三条水沟途径院子,一条水沟在院子的周边上,都蜿蜒着穿过院子前面的田垄,汇入田垄前面靠国道的一条更大的水沟中。
而这条靠国道更大的水沟走向,则是跟着国道的方向跑,也不知是国道跟着大水沟的方向跑,还是水沟的走向跟着国道跑,反正,他们的走向一致,都是西东走向。这条紧挨着国道的大水沟,在山洪爆发的季节,几乎接受了其所有流经区域的村庄排放出来的洪水量。
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
和国道平行的这条大水沟,往西流到七、八里外的地势低洼地带,就成了小溪。再往西走,最后就流入了十几里路外的一条河流。
随着水沟的宽度、深度不同,从小水沟、到大水沟、再到小溪、河流,江,而人要从它们的两边跨越过去,难度也就自然不同。这就是桥最初的连接意义。
笔者家门口的那条水沟,人要过到水沟的另一边,是借助一块大青石板,这就是最简易的桥。一块大青石板连接水沟的两边,虽然只是一块石板,但这石板是上好的石材,大青石板。
青石板宽在一米左右,高在三到五厘米之间,长度则根据水沟的宽度来决定,这种青石板不容易断、折、碎,就算使用了几十年、上百年,过往行人,徒手、或者肩挑着物资在青石板桥上行走,青石板除了表面某些部位被踩磨得很光滑外,它依然坚固如初。
石板桥
笔者记得:当年,整个院子及院子前面的田垄中,就有九座这样的小桥,都是横跨水沟。桥身的主体,就是由一块扁平的大青石板组成,大青石板横埂在大水沟的上面,连通水沟的两边。
大青石板是桥,也成了路,由于人、兽常年在上面行走,大青石板的一些部位,已经被踩磨得很光滑。雨天路滑,鞋底粘有泥巴,人从这种石桥上面走,还是有点点不安全的,得特别留意。
后来,随着现代建材的普及,院子中这些充当桥体的大青石板,就逐渐被现代建材所取代。由钢筋水泥混合做成的两块预制板,取代了原来的大青石板,架在大水沟上面,成了新的桥面。
这种钢筋水泥做成的预制板,用来做架在大水沟上面的桥身,它的特点是:桥面平整,跟大青石板桥比起来,它不打滑,摔跤掉进水沟里的概率就小,它是由两块平行的预制板构成,这样,它的桥面也比一块大青石板构成的石桥要宽,可以一次通过两到三个人。
石槽桥
石槽桥,顾名思义,它是由一块很长的石头做成的桥。石头成长方体形状,它有三个面:左右面、和底部,它的宽和高在三十到四十厘米之间,长度约三到四米。
石槽桥,就是一块超长的石头,把它的中间戳空,只留出底部和左右两个面。这样一来,就有了一条槽,这一条槽是用来输送水的,也叫水槽。
石槽桥
水源从石槽桥的一端,流进石槽,经过石槽桥后,再流出石槽桥的另一端,把水输送进稻田,来给禾苗完成灌溉。
石槽桥,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古朴的农田灌溉方法所采用的工具,在那个没有电动抽水机的年代。
它们,曾经默默的陪伴着这个古老的民族,某片疆土上的人们,走过了昨天。如今,它们大部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笔者也只是在幼小时,见过两条那样的石槽桥。当笔者的脚步踏出乡土后,再也难以觅其踪迹。
跳石桥
跳石桥,它是由一个个的大石头,呈一字型,排在河滩里构成。严格意义上,它不是一座整体的桥,不是一个几何体完整的连接河滩或者小溪的两岸,而是由一个个单独的大石头组成。
这些大石头,相互之间,隔有人的两脚能安全跨过去的距离,从后往前,一个一个的石头走过去,从而达到对岸,这些石头,一般河水冲不走。
人在这些石头上面,从靠后的一个石头,往前面那个石头跨步的时候,远远看起来,就像跳跃一样。所以,这些在河滩里有摆渡功能的石头,有一个专门的称谓:跳石,也有的地方叫:跳石岩、跳石桥。
这种跳石桥,因为它是贴近河滩里,而不是凌空飞驾,所以,它用于人行过道,不通车。而且,如果遇上雨季大水,水面淹过了跳石,则这种河滩里的跳石桥,行人一般就不行走了,而改为走凌空架起的桥面。
在河流穿行的有些地区,是同时既有凌空驾起的桥,也有跳石桥,具体根据季节和需要来决定走什么道。
跳石的取材,来源于大自然。天然、环保、简朴、实用,在某些自然景区,还完好的保存着有这种跳石桥。
木桥
木桥一般是由三到五棵的主树干,并排的架在大沟的两边构成,树与树之间用一种叫做马钉的金属钉子固定。这种树木一般是上好的木材,比较耐用、不易折、不易腐烂的树木。
马钉是一种建材,是粗细在零点六厘米左右,长度在十二厘米左右的一种金属大钉子,呈一个低矮的拱门型,它的两端很尖,作用力于这里,马钉就可以钉进木材里去。
用它来固定作为桥面的几颗树干,几颗树干的连接就很结实,不会因为桥面承载的重量,而导致单棵的树干滑开,这样,行人在上面行走就很安全。
这种木桥,一般需要定期的维护,它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到了一定的年限,桥面得重新更换树干。
随着现代建材的普及,木桥,也慢慢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被现代建材所取代。
吊桥
这里所指的吊桥,也是木桥的一种。它是在以往的年代,一些农家用来输送水流的木桥。它的形状,类似于石槽桥,也类似于农家用来抽水的老式水车。
吊桥是由木板制成的一个长方体水槽,宽和高在三十厘米到四十厘米之间,长度则有四到六米左右。这种木制水槽桥可以一端固定,另一端凌空吊起来,所以,当地人叫做:吊桥。
吊桥不像石槽桥,仅管它们的主要使用功能相同,都是用来输水。石槽桥是一年四季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只要有水源放水过来,可以随时输送水流。
而吊桥,是移动作业。为了防止雨雪天气,风雨腐朽吊桥木质的桥身,也为了方便不同地理位置的水源输送,一般情况下,吊桥在农田需要灌溉的季节,就架起来,架在水沟的两边,通过吊桥的水槽接通沟壑两边的水流,来完成对禾苗的浇灌。
对吊桥的这种输送水流的操作,当地人叫做:吊水。这种吊水,是把水流通过吊桥的水槽引进稻田,是原始意义上的字面意思。不同于西医里的输液,有些地方的口语里:西医给病患的输液,也叫做吊水,还是要区分它们。
一旦对禾苗的灌溉完成,或者过了灌溉的季节,吊桥就会搬走,收起来了,放在琳不到雨水的地方,以备下次或者来年灌溉的季节再使用。
浮桥
浮桥一般是在河流和湖泊比较多见的地域使用。有些特定的景区,为了招揽游客,或者提高游客体验值,也有特意制作人工浮桥的。
浮桥:字面意思就是浮在江面、湖面或者河面上的桥。一般情况下,它是把一艘一艘的木船栓住,然后让木船的船沿紧连在一起,构成一条桥的形状。人从这些被紧紧拴住的船上走过,去到岸的另一边,这些船身,就相当于桥面。
索道桥
索道桥一般是用在地貌比较险要的山谷之间,山谷下面是河流或者溪流。
一条索道连接着山谷的两边,索道的底部是由一片片木板,平行着排列连接,木板的两端,有索道跟木板连接起来,索道一般是金属链子。索道底部的木板,就相当于索道桥的桥身,而索道,则起着护栏的作用。
因为索道是架在空中,人在索道桥上面行走的时候,桥身就会跟着整个人体重心的变化,而随时改变着力点。行走中的索道桥,它是动态的,人在索道桥上面行走,就像耍杂技。
过这种索道桥,也算个技术活,胆小的人,不敢过索道桥。相传:以前有上山采药的人,有些人敢过、会过这种索道桥,但笔者不曾亲见,听闻而已。
桥亭
桥亭,也可以说属于木桥的一种,但桥亭的工程更浩大,所需要的木材、和修建的人力更多。
在这里,上传几张伟哥从实地拍来的桥亭图片,这是隔笔者老家几十里路远,一条河上的桥亭,桥亭修建已经有些年月,已成为古迹。
当年的桥亭修建者、集资、捐资者,早已经做古。修桥铺路,利在民。多年以后,后人行走在这风雨桥上,对先人的功绩和善意,由生敬仰。
远看桥亭的全景
近观桥头的一侧
桥亭的内部结构
桥亭的内部结构,是木制的长廊。整颗树做成的许多大柱子,有规则的排列着竖立;桥亭的上部,是一根根的横梁,与柱子一起支撑起桥亭。
走在桥亭的这一长廊里,脚底下踩的,也全是树锯成的木板,整齐规则的排列着、拼接起来,构成整个桥亭的长廊底部,也就是桥亭的桥面。
桥亭的顶部,也是由许多木板,呈倒V型,整齐规则的排列连接起来,然后盖上青灰色的瓦片,铺满整个长廊。
这样一来,桥亭,就可以遮风档雨。
桥亭的内部,除了木柱子,还有一排排的木凳,可供过往行人休憩。
桥头的碑文
修建风雨桥亭的背景、以及桥亭的前世今生,仔细看图中桥头的碑文,就会一目了然,这里不再赘叙。
石拱桥
图片来源于某娃姨父发过来的公众号,这座美丽的石拱桥,距离笔者老家十几里路的距离,是某娃姨父家门口的一座石拱桥,石拱桥下,是一条河流。
这美丽的石拱桥,凌空而起,横跨在河流之上。它的地理位置,是在湘中两个县城的交界地带。它的桥面,曾经可以通大卡车,往返于两个县城之间的车辆,这桥是它们的必经之路。
石拱桥的修建,已经有些年月,在当时修建时,应该算是一处浩大的工程。如今,已经成为古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乡村振兴的践行,近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有在河上漂流等游乐项目。
下图石拱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中这座美丽的石拱桥,它的名字叫做:油溪桥。
现代化的桥
城市的高架桥、天桥、地下桥洞、火车隧道、江底、海底隧道,等都是现代化具有桥梁一样连通江河的两岸、山的两边、或者街道的不同方向的功能,其中,有些工程量很大,大家可以在网上就能搜索到这些现代化的大桥。
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