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新闻直播了黑洞的首张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必将涟漪延绵不绝。
这将人类对于浩渺宇宙的探索之心再次高高吊起。
白天,能看到太阳,蓝天和白云。晚上,能看到月亮和星辰。这曾经是记忆里,每一天普通平常的事情。
记得几年前,听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孩子跟着老师学钢琴,有一天老师让她心中想着月亮的感觉来弹奏曲子,这孩子半天没有动作。
后来,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弹了,孩子回答说我没有见过月亮。
老师震惊之余,告诉孩子说,接下来不弹琴了,你回家跟着父母好好看看月亮。
听上去这似乎是一个离谱的故事,可是仔细一想,真的很离谱吗?不尽然吧。
有多少人很久没有见过月亮了?有多少人许久没有见过星空?唯有白天那颗银河系最亮的天体太阳,还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然而,模糊许多,缺席许多。因为雾霾,因为高楼林立。
月亮还算是不那么稀缺吧,然而星空呢?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看一眼星空要多久?大街彻夜亮着的霓虹灯,将人们的目光锁定在了地面之上的几十米。抢占了视野的同时,被迫丢掉了整个夜空。
现在恰如春光正好的时候,人们在走出家门,奔向田野,奔向大自然的时候,脸上会不自觉地露出回心的笑。这一切太熟悉,这一切离开又太久,从心里的最深处走来,亮在眼前。
舟车劳顿之后看了啥?蓝天,白云,青草,黄花,月亮,星星……这一切原本开眼即视,抬脚即及,现在却不得不刻意奔赴。
连看一眼日月星辰都变成奢侈,多少年用环境换了钱,然后又拿钱再换回自然。这个圈划得有些无奈,却很难停下来。
当看到一个朋友圈里晒出的图,再加上发图的定位,大概就可以计算出这一眼可以标价多少钱?浮于表面的旅游打卡图,被众多人惊叹“好美”的,大多属于自然原本免费发放,人人有份的。
人类用所谓的文明进程,将原汁原味的自然一步步驱赶。从市里到郊区到乡村到山间,从抬脚即到,到奔波辗转。
每一个天体都恒定地发着光,用自己的始终如一,试图挽回人类的始乱终弃。你走了,我不追,你来了,我还在。自然在用自己的博大了包容,任由人类如懵懂的孩童,在母亲的怀抱里撒泼哭泣,打嗝放屁。
孩子的成长,总是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地方。不是教化,不是训戒,而是跌倒爬起的经历,身上留下的每一块伤疤。大自然的这些孩子们,也一直在寻找自我和力求突破间跌跌撞撞。
幸好,最宝贵的那一切一直都在。即使雾霾暂时蒙蔽了天空,即使垃圾暂时堆满了山河,人类自己作的果,需要自己一颗颗消化掉。
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这是真正地长大了。
愿大如黑洞的这样的天体,擦亮容颜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叹和炫技。而是能够由此让人有了抬头望天的兴趣,在那里,有无数个秘密与我们遥相呼应。因着这兴趣,总是能有一天,启发我们可以为了看清它们的存在去做一些事情,甚至是取舍。
愿在未来的夜空,可以随时抬头可见满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