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魏惠王继位时,魏国正处于国力鼎盛时期,他成功在王位争夺中胜出。
他继位后,肃清朝纲,稳定人心,整纪军队,让魏国迅速恢复元气,重新振作起来,并连续两年打败赵韩军队,成功雪耻。不仅稳定了中原局势,而且重新确立了魏国在战国时期的霸主地位。
同时,魏惠王又干了一件改变魏国国运的大事,就是迁都。
公元前361年,也就是魏惠王在位的第九年,魏国将都城从河东的安邑,迁到了东南方的大梁。所以,在历史上魏惠王又被称作梁惠王。
要知道,魏国首都一直都在安邑,这是魏国从春秋时代就经营的老巢,这里承载了魏国很多的历史和文化。
不仅如此,安邑地处要冲,其地理位置在战略上具有重要优势,它位于黄河北岸,地处黄河与汾水的交汇处,四周被水环绕,这种地形使得外敌难以进攻,为其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可谓易守难攻,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然,大梁则不同。此地虽有利于魏国向四方用兵进而争霸,但也极易遭到列国的进攻,且防守成本极高,魏国若想要做到防守大梁就要始终保持强国的地位,也就是始终做得了“战国七雄”的领头大哥,且要不断发动战争,进一步延伸魏国的战略生存空间,以给大梁争取更大的缓冲地带。
那么,魏国为什么要放弃具有天然防御屏障且易守难攻的安邑,而选择四战之地的大梁作为自己的都城呢?
其实,历史上关于魏国迁都的时间以及为何要迁都大梁有着不同的版本。《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魏国的迁都时间是在公元前339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
这一年,商鞅设计了一场鸿门宴,生擒了魏国的公子卯,并由此大败魏军,实际控制了西河地区,魏惠王由此割让西河地区求和。因西河地区失守,魏国国都安邑没有了军事屏障,迫于秦军的压力,为避其锋芒,所以魏国把国都迁到了东方大梁 。
然而,在《竹书纪年》中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此书中记载魏国迁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61年,即魏惠王在位的第九年。
这一年,魏国同时双向作战,在东边大败了韩赵联军,在西边却败给了秦军,且主帅公叔痤被秦军俘虏,但秦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主动与魏国求和。
如果说,魏国迁都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那魏国就属于被迫迁都;但如果魏国迁都是在魏惠王九年,那魏国迁都就不是迫于秦军的压力,而是为了战略的上的考量而主动迁都。
其实,经过考证,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更倾向于魏惠王九年,因为从后来的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以及秦破安邑等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可以推测出魏国在公元前361年已经迁都大梁。
所以说,魏国迁都大梁是出于政治考量,是主动迁都而非被迫。
因为,就当时秦魏两国的实力而言,虽说秦国经过秦献公变法,国力有所提升,但与魏国相比,秦国还是落后,不足以让魏惠王视作威胁。
另外,当时的魏国牢牢地控制着河西地区,而秦国被锁在关中无法东出,根本无法对魏国构成威胁。
即便是秦献公在石门之战中大败魏军,斩首六万余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甚至打到魏国腹地,并一度夺取了河西地区。
但当魏国收拾好韩赵两国之后,再调转枪口与秦国硬碰硬时,秦国马上求和,并把夺取的河西之地又归还了魏国,因为此时的秦国还没有实力与魏国掰手腕。
那么,既然西边的秦国此时还无法真正地威胁到魏国,那么当下的魏国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