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永恒的,而是从没有时间和没有空间的状态产生的。根据现有的物理理论,在小于10-43秒和10-33厘米的范围内,就没有一个“钟”和一把“尺子”能加以测量,因此时间和空间概念失效了,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物理世界。这样观点提出已知的时空形式有其适用的界限是完全正确的。正像历史上的牛顿时空观发展到相对论时空观那样,今天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建立新的时空观。
与空间概念相比,时间是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什么是时间是一个亘古未解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自然不会相信圣.奥古斯丁的话:“时间是上帝所创造的宇宙属性,”他也不会惧怕“他在给问这样问题的人准备了魔鬼”的恐吓。
对于时间问题,需要回答的是:什么是时间?怎么会有时间?时间是实在的吗?时间与存在同在的还是先于存在的?能把时间理解为一切存在的不可逆性吗?这个“不可逆性”包括空间吗?时间是否可解释为自身的不对称性?如果是,那么为什么它是亘古一维的?时间可以有多种吗?时间是无处不在和持续存在吗?时间有起点吗?时间是永恒的还是有终点的呢?对于空间和一切存在,时间是均匀各向同性的吗?时间与万物的衰变有什么关系?时间、空间和存在(或物)是孰先孰后的还是同一的?时间是瞬间起源的、局域(间断)起源的还是持续起源的?时间与空间以及其它一切--特别是与真空有什幺关系吗?能够通过数学或逻辑证明时间的存在,并且得出时间的基本性质吗?等。所有这些问题中,最先应考虑的是时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最终应回答的问题是时间的起源问题。
(1) 时间的存在性。时间无疑存在,而且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基本根据之一。但是,它是超越于一切实体存在和以确定的概念为基础的思维活动之外的非实体存在。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的:"时间既不是现成地在'主体'中,亦不是现成地在'客体'中,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它比任何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更早'地'在',为这一'更早'的可能性本身提供了条件"。即时间是使“存在者”存在的前提。所以,凡是有时间的“者”都是存在者。然而,存在并不必定是实存在,虚存在同样以时间的“在”为必要条件。不过,我们通常说的存在者是实存在者。
实存在者与虚存在者的重大差别是,实存在者必定占有空间,而虚存在者并不一定占有空间。因为由虚存在者组成的虚存在可以是来布尼兹所说的“可能世界”,也可以是“不可能世界”。如海德格尔所说:“有多少个假象,就有多少个“存在”。假象既然“是”假象,就“存在””。这虽然有点咬文嚼字,不过事实如此,当你思考一事一物时,该思考是花费时间的,但是思维并没有占有空间,而且该思考仅发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没有“位移”到别处,也没有因为思考的质或量的增大而使头脑增大,所以思维没有动量,但是思考必定消费能量。所以,任何一个思维事件都是虚存在者,它仅仅消耗能量和时间,没有空间和动量。因为发生的思考是虚存在者,所以任何一个思维片断都是离散的、随机不定的,一旦思考终止,那个曾经思考的“存在者”便即消失而不再“在”时间。虽然大脑仍然在活动,但是它可能已经换了一个被思考中的虚存在者。或者休息着,不过大脑本身始终在实“在”时间,因为大脑没有因不在思考而死亡。由此可见,产生思维这种虚存在者的前提十分简单,只要你想着,就可以产生一个虚存在的“者”,不必以是否合乎逻辑为条件。合乎逻辑的虚存在者都属于“可能世界”。大脑的功能在于产生一种虚存在者,并不必定遵循逻辑。即思维可以属于可能世界,也可能属于不可能世界。一个习惯于思考的人的特点就在于他花费在产生虚存在者所需的时间和能量比较大。所以,虚存在者并不一定占有空间。
〔2〕时间自身的不对称性。时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未来与过去的不对称性,即所谓“时间对称破缺”。人们用这个不对称性来解释不可逆性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把时间定义为未来与过去的不对称性,因为这是同语反复。而且,这种不对称性仅仅是针对“确定的现在”而言的。所以可以说,现今的一切被称为是“成熟的(或精确的)”科学都是以确定的概念为基础的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它们都可以超越于时间之外。因为“现在”是不间断地变动的,因此“现在”的虚存在者被人为主观地不变而“确定”,就使“现在”的客观经验对应于主观的“确定概念”。所以,时间几乎只能存在于理想化的主观信念和被动的客观体验之中。即使以分析同时性问题起步的狭义相对论,也只是揭示了时间的相对性意义,并不涉及时间的方向性和时间的起源问题。而热力学则与同时性无关,也只是显示了时间的方向性(称为热力学箭头),至于时间之所以具有方向性的原因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