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读书圈的读书达人有推荐这本书,所以临时决定把这本书纳入33本书里,用书里的分类,我就属于不在三类读书者之列的另外那一类:原始学习者。倒不是我倾向于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总会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其他事情上:追剧、看综艺节目、玩手机游戏上。唯一读书的动力就是育儿碰到问题的时候去找相关书籍查看,有目的确实是看书的最大动力。
这本书是针对成年人读书的几个问题所找到的一种解决方法,成年人学习的问题有三点:1、没时间没精力2、看不懂,记不住3、看不下去。很明显,没时间没精力其实有的时候是人不想读书的一种借口,但是另外两点真的是降低读书兴趣的致命点。
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方法有:1、学习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轻松愉快有效。2、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为核心。3、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记忆(我现在就是在做整理与记忆这事儿)。
书中提出,没有必要读完一本书。第一,相当多的内容是你不需要学习的。第二,读得多不见得用的越多。第三,只要能在工作中用上一点,书给你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值回书价。
高效成人学习的3个核心环节(即拆书的核心环节):阅读、引导促进、拆为己用(RIA)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总认为有上面两点有些矛盾,如果没有通读这本书,怎么去找阅读片段,如何确定找出的阅读片段是重要的呢,会不会造成断章取义的现象呢?不过,拆书帮的便签读书法确实值得一试。便签读书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你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你带来的压力
2、帮你集中注意力
3、聚焦于思考和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
4、保持兴趣,效果外显化
5、方便事后整理
6、加快学习进度
7、能更有效的处理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读致用类的书籍虽然肯定对自身有帮助,但是毕竟不一定是迫切要了解的知识,集中注意力看书对于我来说都有困难,之前我一直采用的是用卡片比着一行一行阅读,用便签随时候着能解决注意力的问题,也能督促随时记录,是个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方法。
如何确定拆书的知识片段呢?说实话,书读完了,我并没有完全找到相应的方法,毕竟我离拆书家的距离还格外遥远,要拆书还是要建立在对书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实用类图书。确定知识片段的方法比较简单——找建议、找黑体字。 实用类图书都会给出具体行动的建议。书中还会有大量的案例、解释、前因后果的说明、适用条件的限制、细致入微的指导,等等。这些内容不用特意复制下来发给学习者,如果有必要,在讲解环节由拆书家口述即可。
●理论类图书。拆书家要找出作者的主要结论,总结核心理念,然后在讲解中将之转化为建议。 一本优秀的理论类图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会提出一些此前未明确提出的观点或理念。一本行为心理学教科书,可以分解为行为心理学是什么的观点、研究它的意义是什么的观点、对它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观点,以及每个部分的最新研究成果汇总。其中,大部分内容对于学习者希望达到的目的都没有太大意义,拆书家需要做的就是找出那些对我们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或理念。
●叙事类图书。能够拆解叙事类图书的前提是,拆书家个人的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了足够的水平——别人看到的是故事,他却能从中看到启发;别人关注的是情节,他却能联想到自己该怎么做;别人看完后感叹,他看完后却能超越。 对叙事类图书(小说、传记、历史等),拆书家可以从如下4个方向寻找可供学习者拆为己用的片段:
1、找人物做得好的地方。
2、找人物做得不好的地方。
3、超越人物表现,看原则;脱离通常的好坏评价,从结果和利益的角度来评价;考虑人物的动机。
4、找冲突。找那些凭借自己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也无法解释的地方。找那些和自己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找那些和大众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我来说,三天读完一本书要想消化还有些难度,所以主要把自己做的笔记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