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时看到的生未必是生,你有时看到的死,也未必就是死。”
这句话,是我从一部电影里听见的。当我看见一片树叶从枝头落下来时,这句话便倏地从我心底里跳出来,那样清晰,那样有力。我慢慢地走,细细地想,我想,是因为这些落叶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吧!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凋零的季节。一年四季,更迭往复,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了悲秋的传统。刘禹锡在《秋词》里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国文人的悲秋始于宋玉,宋玉笔下的秋声秋景,秋物秋色,无不充满对夏的怀念,对秋的哀叹。葱葱郁郁的树叶在秋季枯黄飘落,难免会让人伤感时光易逝,一去不回。
但是,落叶又何尝只是代表生命易逝呢?这样一看,刘禹锡就比宋玉更有格局。在叙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后,他又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言秋日胜春朝”,积极而热情!龚自珍就更把生命的哲理诗意地表达出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秋天的叶落下,是为了让春天的花更艳丽地绽放。即使快要消逝,也要在最后一刻放射出最夺目的光芒。
大千世界,生活着数不清的生灵,琳琅满目的植物。我们赞美艳丽如玫瑰,淡雅似水仙,坚韧若雪梅,挺拔如翠竹,可是却总将一生都奉献给大地的绿叶遗忘。待它落下,又慨叹这易逝的美丽多么脆弱。
在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绿叶”,他们也曾萌芽,伸展,蓬勃,最后凋零,将自己经年累月所积累的能量,归还给“大自然”,他们平凡,但不平庸,尽管他们的生命不如花朵灿烂,但他们活出了生命的意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是生命应有的境界。
“你有时看到的生未必是生,你有时看见的死,也未必是死。”
凋零之后,灵魂与意志也将永存。
一片叶子落下来,牵动了我的情思。
(儿子东林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考场作文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