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父母总是让我们好好学习。
可从来没教过我们什么是学习,又该怎么学习。
那什么是学习?
说到人工智能,在我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画面是机器人处理各种人类需要处理的事情(例如各种图像识别,仿生机器人,AlphaGo等等),为什么它们拥有了可以模仿或者超越人类在某项事情上的能力?
答案是学习。
从打小记事起,我们评判一个人标准就是,你看人家学习多好多好,各项才艺门门精通,英语专八,又是人工智能博士,这些标准看似都建立在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之上。但真的是因为我们和他们比学习能力弱吗?
答案是否定的。
要想说通这个道理,首先我们需要搞懂一件事,什么是学习?学习等于记忆吗?
比如你小学时候能考100分,但是到初中的时候你却只能考70分?想想这是为什么?并非是你的努力不够,也不是初中比小学的知识难,而是因为这两个阶段所运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能力。小学所学的乘法所用到的能力是记忆,所有的规律都囊括在一张九九乘法表中,只要不偷懒,你一定可以拿满分。但记忆可解决的是情况有限的问题,它有个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容量有限,难以集齐(想想如果哆啦A梦给你的记忆面包想把乘法的所有情况都给记住,你是不是得被撑死?),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学习去归纳和总结这一系列问题中的共性问题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规律)就叫做知识,所以学习就是从有限的例子中总结出规律然后通过规律去解决问题。
从有限实例总结归纳出规律(知识)去验证其他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百度百科上对学习的定义,你一定醍醐灌顶。
我应该怎么学习?
现在知道学习是人脑通过例子找出问题和答案的规律,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什么是问题,什么是答案。很多人压根连要学习的知识所描述的问题和答案都分不清楚就“学习”,最后只是记住了知识的描述而已。我们无法仅凭记忆去记住知识并学会知识,这也是人们在教与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分清什么是例子而什么又是对知识的描述,例子是知识的补充理解,我们需要在例子中试着去总结和归纳出我们自己的内容,而不是仅仅记忆书籍或者别人告诉我们关于这件事情他们的理解和认知,毕竟我们不是他们,学习也不是记忆。
让你描述你怎么知道它是只猫,你会怎么说?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猫的时候,我们对猫这个动物的认知是什么?
1. 四条腿。
2. 两只眼睛。
3. 身上有毛。
4. 尾巴很长。
可仅凭这些总结依然无法得出这个东西是猫时?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
1. 猫是哺乳动物,眼睛有蓝色也有黑色,夜视能力超强。
2. 猫看着可瘦,尾巴细长细长。
3. 猫跟狗相比,猫爱干净,并且叫声不是“汪汪汪”,而是“喵喵喵”。
这样一来好像加深了我们对猫这个动物的理解,这就是通过例子去学习的一个最常见的过程。
而当我们下次再看到“两只眼睛“的动物时?
我们会根据我们之前掌握的对猫这个动物的理解(知识)去验证是否是猫这个动物(无限种例子),当我们看到四条腿,好的,这个应该是只猫,但是当听到“汪汪汪”的叫声,奥,它不是猫,而是狗!
它不是猫,而是狗!
所以,学习时要先尽可能的搜集更多的例子去帮助你体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而当你真正学会的时候,当你看到猫时,不用思考,一定脱口而出 “这是一只猫,我认识它!”。
我们一直在教机器如何用我们人类的学习方法来实现智能,而我们自身很多时候却学习计算机一样重复的记忆,记忆,在记忆,实实在在的南辕北辙,人类之所以站在食物链顶端,靠的就是他自我学习,自我适应的一种能力。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分析后你能避开自己学习时的陷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