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与行为引导的课堂在大家积极互动中原影重现。
曾经一直标榜自己是“牛妈妈”,女儿乖巧听话,老公虽然有着山东人的特有大男子,终究因为十多载的军旅生涯倒也算顾家体贴。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强势的我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小心翼翼的征求着孩子的意见,吃米还是吃面,点外卖还是“下馆子”,先写语文还是数学……
许是因为我的过于小心翼翼,女儿并没有其他家长们抱怨的那种叛逆、沉默,虽然也时有情绪。一般情况下依然高谈阔论“素媛案”,兴致勃勃的和我们分享着班级趣事,只是每次都惊诧作为班长的管理、组织、协调、统筹能力!
今日的课堂再次讲到了正面积极有爱的环境。
亲密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存在着认知的偏差,赏识教育里存在着欺骗。一度以为聪明和善良不能并存,聪明的人必会世俗,善良的人才是聪明的人,因而选择了善良。
可是善良需要大智慧,而真正的大智慧却又不是我有多牛,而是敏锐的洞察力,你需要什么,我给予什么,通俗的说利他、赋能,
庆幸自己双商还行。
缺乏安全感者,明显的不会“控制”,不会控制情绪的人,人际关系也好不到哪去!无形之中也会失去一些机会,亦如我们平常说的情商不够。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缺乏安全感者会产生一些偏差行为。妈妈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妈妈才是一个家庭的重要风水!
读过粲然老师的《孩子菩萨妈妈佛》,接触过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陈海贤的《亲密关系》融会贯通就有了深刻的体会。共情、同理、配得感!
欣赏、赞同、认可、肯定,这一条男女老少通吃!
长期不被欣赏、看见、认可的人,会认为自己无能,或者说是完美主义者,这一类人通常不能接受别人批评和意见。
学而时习之,学是大家在教室、课堂共同的目的,学习、学习,学而习得的才是学习。学习真的是一种能力,比如允许孩子在通过浸入式体验后得到的认知,允许她找到榜样,相信榜样的力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孩子在被教育了都还不知道被教育了!
允许孩子自己做主,比如孩子要吃麦当劳,当家长听此要求时多半会说要少吃垃圾食品,当孩子要穿洛丽塔时,我们没必要说汉服很美,合适与否,自己感受就好!自此我只是做参考提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我决定!
创新思维来源于多元思维,“我非同一般,你也非同一般”是自信也是鼓励,只想委下身来走进你——我的孩子,赋予你爱的能力,爱自己!爱世界!
我要做一个努力成长,还不焦虑的妈。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看我眼神是什么样子,我在努力的搜索,然而在记忆里没有找到,所有的这样些没有逃过老师的眼睛。
当上台原影重现,一个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被大人各种“横眉冷对千夫指”,感觉自己像一个刽子手,在瓦解孩子的自信,尊严,直至把他、她推向无底深渊……
孩子想去楼下玩,在找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后没人陪她,爸爸妈妈要处理工作,爷爷年岁已高折腾不起,奶奶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晚餐,最终没有人陪……
是时候立马做出改变。只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只是希望我们为人父母后可以通过学习做的更好,宝贝对不起,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上岗,爱。自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