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4年夏,高三毕业。第一次坐火车去广州。
本该是午前到的,不料路上一晚再晚,到终点时足足晚了四个多小时。当时我还远远没到有手机的时候。
走出站时,一片茫然,左寻右找,不见救命稻草。
正要陷入绝望之时,一块不工整地写有我的名字的纸板闯入视线。
午后闷热如蒸笼的站前广场上,爸爸还在举着板子张望。
2
2006年夏,给家人去邻村小诊所买药。踩着车子回来后才发现,药已经过了保质期。于是又踩着车子回去。
最后是退药还钱还是另换它药我也记不清了,但有一点是至今难忘的:我没能从那个医生的脸上看到任何的不安或尴尬。
3
2009年夏,刚毕业时与人合租。
有次加班太晚,回到家时已是半夜,走到房门边才发现钥匙忘在了公司里。
喊门,没有回应;拍门,没有回应;逐次喊叫每个室友的名字并用力拍门,还是没有回应。前后持续数分钟之久。
第二天早晨,房门终于打开。我睡眼惺忪地摸到床边,倒头就是呼呼大睡。
4
2011年夏,在一个加班加出风格的公司上班。
有回为了赶写提案,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次加班,从头天早晨一直写到了第二天早晨。
自己还边头晕目眩天昏地暗,边自我安慰好伟大呀。
结果老板鼻子一哼:就你这也算叫加班?
5
2012年夏,我在某著名英语培训机构补习。
有天授课老师突然提到了凤姐/罗玉凤,说,人家现在在美国了,正在通过政治庇护申请绿卡的过程中,真是堪称励志楷模啊。
注意,这句话出自于一位老师之口。
6
2017年初,经过数年排期,凤姐终于获得了绿卡。
悄悄获得绿卡也就罢了,她不,她要继续发扬以丑为美的光荣传统,她要再度刷新中国网络闹剧的历史高度,于是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求祝福,求鼓励》,并迅速获得海量关注。
祝福?怎么祝福?祝福你终于以某上不了台面的方式获得了绿卡?
鼓励?怎么鼓励?鼓励中国每年近300万的赴美游客集体逾期不归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效仿你的大手笔?
7
再讲一件关于那位授课老师的事。
当时课堂上总共也就大概五个学生。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全勤的壮观景象几乎从来就没发生过,另外几个学生总是近乎默契般地轮番翘课,上课上到一半才懒洋洋地来到教室那都算是给知识二字天大的面子了,所以直到课程结束,我都不是很确定学生究竟有几个。
可以看得出来,另外几个学生的家境应该都是大腹便便型的,其中一个甚至还是英国留学归来的。
老师有次问了一个问题:如果美国和中国打起来了,你们帮谁。
另外几个学生一致给出了我不宜在此写出的回答。
轮到我回答了。
当时我在班里已经开始进入格格不入的阶段,因为作为全勤且速记笔记者,甚至老师都怀疑我是其它机构派来偷学教学经验的。
在众人的目光中,在环境的压力下,我只好委婉地回答:我帮弱的一方。
于是,我收到了所有人的鄙视;包括,那位老师的。
8
2013年初,当时已经在洛杉矶了。有天晚上跟朋友去一个大型超市购物。店员多是墨西哥裔。
东西放在了车后备箱里,我得把购物车推回去。当时已经很晚,超市前的广场上也没几辆车了,不少购物车也就不讲规矩了,在广场上横七竖八地胡乱停放着,没有推到超市门口的购物车长龙后一个接着一个地排着。
我推着购物车,穿过不算小的广场,把购物车推到了购物车长龙后,使劲往前一推便合上了。恰好一个墨西哥裔小伙子正拉着广场上的购物车回到了超市门口,突然朝我说了一句:Thank you, brother。
我不由地愣了一下。之前还从来没人这么对我说过。
9
大约是在2014年初,还是在洛杉矶。好心的老师送了一张电影票,《Summer In Febraury》/《二月之夏》。
走出放映室后,恰巧遇见一个同学:哟,也来看电影了。
是啊。
一起出去?
不了,我还要再看一场呢。
嗯?
不知道吧,买一张票可以连看两场的,没事,查得不严。
这位同胞是,北京人。
当然,首先他是,中国人。
10
2014年9月,还是在洛杉矶。有天连夜排队,准备抢购只有中国人才会为之疯狂到置体面于不顾的某电子产品。
后半夜了,两三点的样子,睡也睡不着,只能穷极无聊地左顾右盼。
忽然,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出现在了A处,怀里抱着一本大部头的书,看样子应该是中国留学生。
她在A处停下,没有去闯红灯,而是等到绿灯亮起,这才走到B处。
她在B处停下,没有去闯红灯,而是等到绿灯亮起,这才走到C处。
然后加入队尾,借着路灯打开书来。
我可以这么说,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以三十分钟为限,我也不说百分之百,我就只说百分之九十,如果有任何一个路口的车辆、行人的遵守红绿灯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那么,请告诉我,我很乐意前去参观学习,并且磕上一头。
11
2014年秋,我去深圳福田区寻访一位老友,买了四五十块钱的水果。结果找了好一番,也还是没能找到。
一来我个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二来老友之前的住处离我的住处又挺远,拎着一兜水果回去怪挺沉的。
于是,我习惯性地异想天开,回到了那个水果摊边,解释了一下原因,问能不能把货退了。
这事搁别人想都不会想,但我就想了,而且还做了。不用惊讶,这仅仅是我人生中连绵不绝的不靠谱的决定中不起眼的一个罢了。
港真,我也真没期待能退掉货,心态就跟爬到树上去捉鱼是一样的。
但结果偏偏就是,女老板方便袋都没打开检查一番,只是过秤称了一下斤两,然后就,全——额——退——款——了——
12
2016年夏,由于要办一项手续,我回到了老家。
有天在街上办完事,已经是半下午了。一来已经多年没有细细看过夏天的故乡了,之前偶尔回家所见的也都是冬天里的一片萧杀。二来当天恰好雨过天晴,故乡正好算是美人出浴,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我不忍辜负,于是不靠谱劲头再发,沿着乡间小路边往家走边游目骋怀。
结果走到我庄北边的村庄时,有些路段存在积水,使我遭遇了行路难的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
我来到了A处。朝南吧,是水坑G;往东吧,是水坑B。愁肠一时百结。
终于,一个妇女开着辆电动三轮车,载着两三个小盆友沿西路北行,到十字路口F后又向东拐。我只能硬着头皮拦下。
大姐也没多说别的话:上车。
于是车过了水坑B,在C处她家门口停下。
我说了几句客气话,也收到了几句客气话,然后走到了十字路口D:What?如果说刚才遇到的是大水坑,那如今展现在眼前的E分明就是巨水坑好不好?老天呐,我早多少年就会写避坑落井这个成语了,您老没必要非叫我亲身经历一回以便增加印象吧?于是内心随即上演愁肠之风云再起。
愁也没用,只能硬着头皮往西回拐。
咋了,过不去啊?
是啊,能不能再麻烦一次啊?
咦,客气个啥,上车。
其中一个小盆友贪玩,还不愿意下车。于是,我就跟那个小盆友一起坐在后面,穿过水坑B,拐过十字路口F,穿过水坑G,然后予以果断叫停。
再不叫停的话,那当真是不知世上尚有惭愧二字了。
我可以扪着良心发誓,那天绝对是我有生以来在老家听客气话听得最多的一次。
当然,也是我先朝别人说客气话说得最多的一次。
当然的当然,也是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而再地帮我在先。
2500年前,孔子南游,厄于陈蔡七日,连顿饱饭都成了奢侈。后来遇到了一条河,无由得渡,乃使子路去问渡口所在。长沮、桀溺皆为隐士,与孔子见解相左,结果谁都没有告诉子路渡口在哪里。
子路问津处,就在我家往北约二十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