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语文,怕语文。
当下的我,对语文,有期许,有不得其精妙之愁绪。是要求太高,亦是自身素质不够。念及这些年与语文课的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得心与失意之过往,心中颇有感慨。
打小,爱看闲书,家中和学校也恰好有报刊杂志。性子并不沉静,自然只被故事动人的情节吸引。咬文嚼字,品赏佳句是不曾有过的。因而相比较数学来说(我常自以为是个理科女,爱钻研数学题,做起题来是不会轻易受到打扰的。)语文成绩一般。师范毕业,直接被分为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兼任语文老师。初涉工作,根本没有考虑到之后一系列的证书全是语文科方面的了。教师资格证,职称证,甚至于影响到了大专学历,本科进修,陆陆续续上了语文专业的“贼船”。妈妈说:上本科,不如改报数学专业,那是你的强项,而且当个数学老师多吃香,还轻松,能办辅导班。我当然知道,数学课备课比语文简单,上课比语文更有条理性,批改作业虽然是一天一批,可是速度要比批改作文快太多了。唉,我这一套证书可是搭配得天衣无缝,要改起来需要改天换地了!
算了,算了,既然命运安排了我教语文,就别再折腾了。换个角度想想,教语文,让我学会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懂得了篇章结构,行文章法,让我慢慢进入语文学科的内核,了解语文的本质。那时,年轻的我,骨子里特有的感性被感染出来。那时,特别重视教材里的情感教育,思想熏陶。曾写过一篇论文,探讨课文中的人文关怀。今天看来,当时,我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大属性中偏向了人文性。
回望来路,2011年前,一直教语文。小学毕业班4年,初中毕业班8年,再加上脱产进修2年,也确实把所学知识都用在了教学上。随着教学级段的提升,授课内容难度的加深,我内在的语文素养,喜欢诗情画意的感性认识,人生感悟慢慢不一样了。学生时代不喜欢语文课,就是因为觉得语文课很枯燥。朗读,生字学习,词语解释,分析段意,总结中心思想……每节课都是老调重弹。所以我的课一定要上的新颖,有趣。我精心设计过板书,组织学生排演过课本剧,帮学生录入作文编写作文创作集。也从课文最后一段,倒着领起分析课文,教学生拟小标题……创意也不少。可我,从没想到过做一点记录,没有写过一篇真正自我反思课堂教学的教学反思。
也曾为了解决困惑,翻阅过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学习好的教学、管理方法。可我永远也没想过好好钻研一下教材,没有脱离教参备过课。(好在我还要求自己不照搬照抄,尽量化为己用)也曾在初涉毕业班时,数次在教室外后门偷听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师讲课,虚心向他求教,学到文言文教学之精髓。每届毕业班成绩还不错。但是,内心深处,对语文课毫无自信,也看不到语文课的美好未来,没达到也没看到语文课的理想境界。而,评职称需要的论文,优质课评比,工作能力的证明: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证书,在那个时候,花不同的价钱就可以实现。所以我不相信平日能看到的论文,不相信评出来所谓的名师。教学于我,只能是尽力干好本职而已。语文课于我,不能让我觉得可以体现真正的价值!
11年,一场曲折,让我更改意志,自我放逐,调到一所离家更近的小学,并刻意改教数学。没想到,人生就是一场戏,有时还是一场错位的游戏。这年的11月份,在市图书馆,我邂逅了一本书,《青春语文之创新教学手记》,更遇到了一个改变我的人:王君。自此,语文教学观,人生追求发生了扭转。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率真可爱而又灵秀十足小女子,人到中年还美如少女。她坚定执着地痴迷于语文,用文字和思想营造起来一个清新绮丽的语文世界。她对于各种文本有着那么深入透彻而又个性的解读,她的头脑里产生那么多精巧绝妙,令人拍案的课堂设计!我叹服,我心生向往。她,让我爱上了语文教学,让我第一次有了好好钻研,上好语文课的愿望。我开始买她的书,网上浏览她的博客。接下来,网络打开了我的视野:余映潮老师,王崧舟老师,窦桂梅老师,韩军,卢望军,常作印……继而,接触到教育在线的新教育,朱永新,干国详,魏智渊,马玲,童喜喜……语文教学,亲子教育,读写绘,阅读教学……我的脑袋越来越充实,不过还是很混乱。算是杂而乱吧!(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钻研的缘故)。可是,此时的我,看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因为我天天上的是数学课。
想改变,想行走,想静心研读,13年报名去南阳支教。9月到第二年6月,在南阳镇平三小五二班,与102个孩子,从生疏到熟识,从口音不同语言系统的生疏而听不懂课,到师生默契,我们一起倡导“享受语文课堂”的理念,结合小组评比制度,在此我度过了忙碌、充实、多产(教育随笔11篇、生活随笔22篇、游记小文4篇,1篇方言整理,扣扣空间无数条说说)的一段岁月。尽管我经历了众所周知成绩“欺生”,但我的收获颇丰。在这里,我克服紧张的心理,上了一节从教以来最满意的一节公开课。设计流畅,重难点突出,心理状态较佳(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会了调节紧张心理的方法)。
那个时候,没有家务缠身,闲暇时间就用来读书。读王君,读余映潮,读名师的教学方法。同时翻阅初中语文教材,试着做教材研读,试着提升教学能力。想突破瓶颈,想有所飞跃,但苦于理论基础的薄弱,一直困惑。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日历一页一页翻过,我又经历了诸多变故,几乎没怎么讲过语文课。虽不间断看着这方面的书,始终不能静心而获得长足进步。最终也只是视野开阔。真功夫,还没修炼得。
16年选调来到新学校,本是个好的平台,但孩子幼小,我只能以家庭为主,以孩子为重,只得再一次晃悠在语文课的周围。好多次想挤时间听语文课,但也只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听了几节课。还好,听了几节课,就有了收获,写下了两千多字的小论文。虽然文笔拙劣,也算有点收获和进步。嗯,那个等待演讲比赛的下午,赛前一个多小时,学校西花园,一气呵成,很是畅快。只要做着,就好!
因为这些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就有了和语文的悲欢离合。因为有这些悲欢离合,语文课在我心中,愈发珍贵。想语文课,怕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