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啃一本书《群体性孤独》,还没有完全消化完,先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在和一个阿里出来做物联网的朋友闲聊时,他说他喜欢下载各种游戏玩玩看看,朋友说他就是群体性孤独,于是乎,就想读读这本《群体性孤独》,到底说得是什么。
机器、网络的发展,让我们从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哪怕是相聚千万里,我们依旧可以实时对话,同步游戏,仿佛到了同一个空间。我们用技术改变了网络,同样网络也在改变着我们。
书本开始的篇节通过案例讲述关于机器人的问题,关于机器人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和存在的意义。治疗型机器人,社会型机器人,应用越来越为广泛。机器人成为孩子的玩具,成为陪伴老人的电子宠物。小时候我们会玩一种电子宠物,把他孵化,喂养,打扫,可是一不小心,他可能因为照顾不周挂了,我们会感到失落,会觉得他是有感情的。而这背后,带给了我们认识的转变,机器人是活的吗?我更愿意让机器人陪伴我一辈子,许多人表现出这样子的想法,他们把它们视为安全和可预见行为的伙伴。
其实这个背后,是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对现实的回避呀。
网络把我们带入了多重角色,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在社交网站晒着自己满意的照片,我们可以在网络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者活成那个”永远都不可能是我”的样子。我们在网络中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可以边浏览各种网页信息,开着小窗口聊天,同时回复工作邮件,还可以听着音乐等等等等。
这些在我们日常中都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手机就像一个护身符一样,不握在手里就没有安全感,时不时要看个消息,无时不刻的带着手机。
不可否认,技术使工作变得高效了,拉进了物理的距离,但技术同样绑架了我们。面对面的我们交流少了,发个短信、通过邮件就好了,面对面的关系逐渐被网上的交流所取代,我们真的近了吗?反而我们远了呢。
我们更要珍惜与家人朋友,面对面相处的时光,珍惜独处时地思考时刻。享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不要依赖他,失去了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