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大意】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懿子是鲁国的卿大夫,是执掌国政的“三桓”之一。那何谓“三桓”?这要从鲁国的第十五任国君鲁桓公说起。桓公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庄公,他的后裔世袭鲁君之位。次子是公子庆父,他的后代称为仲孙氏。三子是公子牙,后代为叔孙氏。四子是公子友,后代为季孙氏。这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是按古人“孟仲叔季”的兄弟姊妹长幼排序来称呼的。据东汉班固著《白虎通·姓名》记载:“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所以庆父叫仲公子,庆父之子叫仲公孙,仲公孙的后代就统称仲公孙氏,仲孙氏为简称。这孟懿子就是庆父的后代。庆父一族,在《春秋》里称仲孙氏,在《左传》里称孟孙氏。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称呼?因庆父其实是庶出的长兄,与庄公为异母兄弟,从年龄排序,应为“孟”,可他强将自己改为嫡出,排在庄公之后,自称为“仲”。《论语》里沿用《左传》的“孟”氏,将其后代称为孟懿子。孟懿子名何忌,“懿”是其死后所赐的谥号。
仲(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就是鲁国的“三桓”,此三家代代世袭鲁国上卿职位,把控着国家的执政大权。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每代国君常以自己兄弟伯叔及堂房兄弟作辅佐,分任卿大夫的要职。但差不多换一代国君,就换一班辅佐。这样,所谓的世卿就不容易发生。而鲁国的“三桓”代代世袭,到鲁成公时,已出了五服,成为国君的远房本家,仍占着上卿职位,是违背礼制的。有了世卿,国君就不能任用近房本家,只能坐视远房本家世代掌控朝政,自己成了听他们指挥的傀儡。这就是鲁国的政权问题。
而且“三桓”发展到孔子所处的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时代,气焰更为嚣张,三家都建起“百雉之城”,使鲁国成为“国中有国”,且常僭越天子、诸侯的礼仪来祭祀祖先。
孟懿子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孔子的弟子。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其父孟僖子临死前遗命何忌学礼于孔子,乃孔子早期学生。可为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列其名?朱熹《论语集解》所引的孔注,亦不注孟懿子为孔子弟子,而称其为“鲁大夫”。因孔子五十四岁时出任鲁国大司寇,并行摄相事,辅佐当时执掌国政的季孙氏处理政务,这是孔子从政的巅峰时期。孔子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堕去三家的城墙,削弱三桓势力,扭转鲁国世卿专权的违礼局面。他抓住叔孙氏、季孙氏的家臣在各家城邑谋反的契机,以平乱为名,说动季、叔二氏自行堕去城墙。待要堕孟孙氏家的城墙时,孟家总管公敛处父洞察孔子的用心,劝孟懿子,若没有了成城(成,为孟的封邑),就没了他们“三桓”。孟懿子消极抵抗,另两家也醒悟过来,成城最终没被攻下。孔子的治国之道也没能在鲁国实施,还因此失去了三桓的信任,被迫远走他乡、周游列国。孟懿子梗阻了老师的大业,背叛师门,故摒除弟子之列。
再回到本章的内容。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无违”,此二字颇耐人寻味。孔子因材施教,《论语》里弟子问孝、问仁,孔子都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故答案人人不同。“无违”,可作二解:一为不要违背父志。孔子说:“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1·11)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生前好礼,曾云:“礼,人之干也,不知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临死前命孟懿子师从孔子学礼,以保其地位。孔子答“无违”,是叫孟懿子谨守其父之教,完成父亲的遗志。二为不要违背礼制。古人凡背礼者皆称之为“违”。违,就是违礼。孟孙氏为鲁国“三桓”之一。“三桓”的存在及其所作所为皆是违背礼制的。孔子叫孟懿子不违背父命为孝,但孟僖子之道并不全都符合礼制,则孟懿子从父之道,也未必是孝。故“无违”二字一语双关,将孝父引申为忠君,实在斥责“三桓”违礼。但孔子没有点破。
孔子回答了孟懿子后,显然意犹未尽,特将孟懿子之问说于给他赶车弟子樊迟听,就想等着樊迟问,可将未尽之意统统倒出。樊迟果然不明白,问,是什么意思啊?孔子对“三桓”的批判刚一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换口气道:“无违,就是尽礼,父母活着时,要按礼来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可见,无违为孝,是对孟懿子一人言之。尽礼为孝,乃为天下万世一切人言之。
此处要注意的是,“生,事之以礼。”与“惟命是从”的区别。以礼事亲,是为孝。但若父母有不合礼,子女不当顺其非,而应“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4·18)劝谏父母亲改过,如不听从,仍然尊敬而不背逆,虽然忧伤,也不埋怨。而“惟命是从”是指不论父母的言行合不合礼,都绝对顺从,这不是以礼事亲,而是违礼的愚孝。
(写于201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