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是7月20日,2017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你年初计划完成了多少?还记得当初的目标吗?是不是还一边沉溺在《王者荣耀》中无法自拔,一边焦虑着自己工作没有完成?如果你也有这些痛苦,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
开智学堂的创始人阳智平阳老曾在文章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个人有一张高潜力人才清单,在这张清单上是他见到的各个领域优秀的新人,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自我驱动型人。
在阳老看来,一个人取得超出旁人成就自然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是,那些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就的人,都是拥有内在驱动力的人。是否拥有内在驱动力,这点小小的差别,就能带来人与人的巨大差距。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驱动呐?
一、什么是自我驱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天资一般,但是志向远大,想要用一周的时间了解包括牛顿,笛卡尔,马克思,拉格朗日,莱布尼茨在内的各领域一流人才的思想,他们不是别人,就是期末考试前的本科生。
当然,大学生们也不是不学习,只不过她们的学习时间更集中在靠前的一周,甚至前一晚,最后也只能追求60分万岁。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通常考前一个月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复习,最后往往成绩不错。
这两类人分别都有自己的名号,60分万岁的同学们,自称学渣。而轻松上90的这批同学们们,则被广大的吃瓜群众们称为——学霸。
所谓学霸与学渣的差别,其实就是外部驱动型与自我驱动型的差别。
大部人都要依靠外部刺激来行动,如果没有外部条件约束,就很不愿意改变。
而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的行动不完全依靠外部刺激,更多的来源于内心的指引,目标一旦订立就会不断行动,直至完成目标为止。
这一小部分人就是自我驱动型人。
这种学霸与学渣之间的差距不止体现在学校中,到了职场中依旧存在,只不过差距不再像考试分数那样清晰可见。
虽然不明显,但也能看出端倪。在我看来,这种差距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是否能够主动解决问题,是否能够实现自律以及能否自我定义自己的工作。
二、这都不知道,去百度啊
在职场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我们自己不懂但其实不算复杂的任务,这个时候你一般有两种选择,去问安排的任务该怎么办,或者自己找解决方案。
这个事情说来简单,但事实上没那么容易。我自己就曾掉入过这个坑中。
彼时,我刚刚入职,公司组织一个小活动,老板安排我负责前期协调和组织的工作。然而领到任务的我一脸蒙蔽,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而且还颇有些心安理得想,老板也没给我安排任务,估计不着急吧~
终于活动快要开始了,我有点着急了,傻呵呵的问了老板一句:“老板,我有啥可以干的啊。”(在此处我要向我的老板表示极大的感谢,老板很耐心的告诉了我该怎么做,并向我表示再有下次就不用干了。)然后,在老板的帮助下,磕磕绊绊的完成了这份工作。
其实,事后想起,这不过是学渣属性再次暴露的体现,我们身边很多事情其实百度一下,或者积极主动的多思考一下,就可以推动任务的进展,但是我们总会习惯于等待别人交代任务,期待有人帮我们安排好一切,我按部就班来就好了。
而那些自我驱动型人,早在领到任务的一开始,就想办法开始解决问题了,方法是否正确可以逐步摸索,但只要开始行动,问题总能被解决。
三,你看他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
我们身边,除了学霸之外,还有一类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就是那些长得比你帅,学习比你好,比你有钱,还见天和凌晨四点钟的太阳打招呼的那类人。
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你说可气不可气!
这类人,也是典型的自我驱动型人。比起刚刚所说的,这种人的段位还要高一些,也就是所谓的自律。
大多数人认为自律是强大的意志力的结果。不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自律,其实是一种习惯。他们习惯了早起锻炼连轴转,习惯了努力的工作工作在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简言之,他们习惯了优秀,也习惯了不断的变得更优秀。
而这种持续不断的习惯的起源,是他们内心的动力,一种追求成长与进步的自我驱动。
本质上来说,他们不是因为早起,锻炼,疯狂工作而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自我追求优秀,才选择早起,锻炼,疯狂工作。
有科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意志力水平并没有明显差距。而之所以有一部分人能完成了你完成不了的任务,坚持做你坚持不了的行为,只不过是最开始,内心更强的自我驱动力。
自律不是自我驱动,但没有自我驱动,你很难自律。
四、我干啥,是我自己决定的
最后,我想讲一个小故事,为大家展示一下,一个积极主动,自我驱动的人能够做出怎样的成就。
《朋友圈的尖子生》中讲到了青山资本副总裁李倩女士的故事。
李倩在加入青山资本之前,曾是腾讯新闻中心史上第一个专职BD,也就是所谓的外联编辑。
但任职之初,第一个专职BD的身份并没有给李倩带来任何的帮助,因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人知道螃蟹该怎么吃。大家都不知道BD是干什么的,那么这也意味着他什么都能干。
入职第一天,连电脑都没有住装好的她就被同事安排了一个任务——去找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电话。为什么是她呐?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活该谁干,既然你负责外联,就由你来吧。
就这样,李倩开始了在腾讯新闻的工作,有一段时间,她还负责过给同事们点外卖,因为没有人BD是干什么的,没有人知道这活该谁干,就只能他来干了。
但是,她很明白一点,你的岗位该干什么,不是岗位说明书来确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工作状态来定义的。更何况,当时没有人知道BD该干什么,那么只要她干的足够好,这个岗位的职责就是他说了算的。
就是从点外卖,找电话这样的小事开始,李倩一步一步扩大了BD的岗位职责,到最后整个腾讯新闻中心对外的事务都是由她的团队负责。可以说,她定义和创造了腾讯新闻的BD岗。
我想,这就是一个自我驱动型人,在内心的指引下,不断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