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哲学
——《哲学与人生》读后
沙粒
什么是哲学?只要“百度”一下,就会有很多种定义。而我喜欢这本《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书中对哲学的阐析,哲学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称为“爱智”。
以前细读过朱光潜先生著的《西方美学史》,从这本书上认识了许多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从此就恋上了哲学,而且现实生活发生的一些事和遇到的一些人,甚至读一本书,都似乎会莫名其妙引起我一些类似于哲学的思考,虽然肤浅,但是却能触动灵魂。
在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中,最喜欢的是苏格拉底,虽然他并没有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著作,只是启发柏拉图写下了《对话录》,但是我就是喜欢他,喜欢他探讨的人生问题:“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喜欢他对人生无休止的诘问和探讨。“只要真正认识了德行的本质,就会自然走上善途。如何认识?经过反诘、对话、归纳、辩证等方法,发现自己无知,进而觉悟“知与德不分”,走上人生正途。苏格拉底的哲思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遗憾的是公元前的三四百年到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人承认自己的无知,其实是依然没有得到认可,依然没能把生命的价值提升到那样的一种境界,使苏格拉底的思想依然是原来的曲高和寡之状态,只是将这一理想化的思想当做一门学科——哲学,被这样的保留下来。
当年,苏格拉底是以“腐化雅典青年”和“对神不敬”最终判了他的死刑。苏格拉底面对死亡毫无恐惧,坦然喝下毒酒。是的,思想都达到那样的境界了,死亡也只不过是一个彻底的总结而已。我觉得他像老子,老子最后还留下了《道德经》,但据说是为了出函谷被迫写下,而更多人读不到他的精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大多人得到的只是皮毛,吸收的甚至是糟粕,或者我也是。
《哲学与人生》从思想方法、人性真相、神话与悲剧、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谈及哲学,与生活贴得很近,读到书中思想方法章节的语言分析中的语言类型——直述、比喻、价值、恒真,价值语句,价值判断不能离开主体,让我想到了央视的“你幸福吗”的问话,总是觉得这样的问话不着边际,不能回答,原来是我不懂价值语句,不懂逻辑。也即是说可以是相同的问句,所具有的意义却是不同的。这是价值语句的特色。因为有“我”,是我在说话,因此这句话就和别人说的不一样。但还是觉得即使这样的问话符合逻辑,是语言类型是价值语言,但是还是觉得和现实有些差距,总之感觉到无法回答。
读到存在主意,喜欢雅斯贝尔斯研究了历史上各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后,选出四个人作为人类典范——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四个人并非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说,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他们是所谓的失败者。然而他们伟大之处在于,见证了人类精神之中丰富潜能。通过四位圣哲作为表率,人类觉悟自己具有的尊严:亦即只要看到他们,就会肯定作为一个人可以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
当然,所谓的崇高,并不是指人一生下来就是崇高的,而是指人类在面对自己的生命,走在人生路上时,必须对自己有如何的自我期许,以及希望得到何种结果,这种精神,就是四位圣哲的最大贡献。
人类的典范绝对不是那些靠着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称雄称霸,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等)。所谓人类典范,应该是让你我这样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都能效法的。他们指出,烦恼并不值得担心,因为烦恼之中能够磨练出智慧:死亡并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死的糊里糊涂。四位圣哲的共同特色,正在于他们让许多人在面对人生负面的情况在(如烦恼、痛苦、灾难、罪恶),能够坦然以对,并通过这些困境让自己内在的精神得到淬炼。他们所表现的,在某个意义上,也就是尼采所谓的“超人”。
尼采,也是我喜欢的哲学家。
知道自己的肤浅和无知,我只是在哲学的殿堂外徘徊,仰望着那些智慧和在智慧中探索的人们。但是我爱,痴迷于这些智者和智慧,仰望他们,我感到一种宽广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