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程序员,默默地在这个熟悉的城市奋斗着,摸爬滚打三年,算不上一个老鸟,但在自己的岗位上也算游刃有余。
在朋友和同学眼里,我是高工资和高智商人才,是他们羡慕的对象。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往往只看到了表象。当你已经进入梦乡,我可能还在熬夜编码;当你在聚会逛街,我可能还在补觉休息。有时候会觉得人总是这样的奇怪,会去羡慕别人,而忽略自己的一些幸福感,或许你又是另一个别人的羡慕对象。在家人眼里,他们认为我电脑特别厉害,其实他们很难理解软件和硬件的区别,逢人会说我是搞电脑的。当电脑出现问题的时候,总会找到我帮忙。这个圈子并不像在大学的时候想象的那样,可能和大多数职业一样,需要很多沟通,需要你处事圆滑。在上,你得讨好上司,在下,你要搞定下属。上班需要智慧,它与中国的做人哲学相辅相成,换句话说,处世能力远比处事能力重要。
上班的日子总是如此的规律,早晨,被窗外的汽笛声叫醒,总觉得自己还没有睡够。她上班通常会比我早一点,有时她会在锅里留下一个鸡蛋和一碗稀饭,其实并没有外边摊点的早餐美味,但吃了总会让我心里更温暖。还没走出小区,就会看见小区门前那条熟悉的马路,也不知道为啥,这条路总是挖了又修,修了又挖,如此的反复,永不停休。来到公交站,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 总会碰上那么几个熟悉的的面孔,彼此熟悉又彼此陌生。想揣测他们的内心世界,但又怕打破这种陌生。直到有一天,一张面孔突然消失在这个车站,会产生一些好奇和遐想。城市的公交上,不像儿时那样有着轻松的气氛,车上的上班族们要么精神憔悴,要么心急如焚。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一样,上班之余无奈,它多少有些像旧式婚姻,明明谈不上喜欢,但还是得长相厮守。我们如此的痛恨上班,或许是我们的内心长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迫着。相比于车内,我更喜欢把目光放在窗外,窗外的景色会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如今,路边的树木逐渐枯黄;人们换上了厚厚的衣服;共享单车从原来的五颜六色变成了两种颜色。
平日里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和产品组、java组打交道;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完成业务;余下的三分之一时间用来学习,说余下的三分之一是不准确的,因为还有发呆和闲逛的时间。开会是常有的事情,产品和开发相对而坐,他们好似天生的敌人,一言不合就会争吵起来。我认为50%以上的会议都是没有意义的,很可能没有结果,也可能最终的结果没有会议中途提出的意见妥当。午饭是最有趣的,有的人喜欢带饭;有的人总点外卖;还有的人会组队出去吃饭。时间上也有很大差别,有人早上刚到公司就会盘算着中午吃什么,好像吃饭对她来说最有意义;有人总是拖沓,中午下班很久还不肯离开自己的座位,也不知过了多久才会慢慢悠悠的下楼去。程序员的工作是枯燥的,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古人常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在程序员身上却恰恰相反,工作越久激情会越被冲淡,也会逐渐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当遇到bug时,大多数程序员会说,“之前这儿都没有问题”,或是,“我没有动过这里”。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和自己撇清关系。程序员是很有自尊心的,有时即使想法是错的,也不会低头认输,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样,工作也会给程序员带来成就感,特别是得到用户认可的时候。因为他们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夜没有白熬。
不加班的时候,我会坐公交到菜市场,选上一荤一素。我从来不去讨价还价,一是本身就不了解市场价格,二是觉得也不一定能成功。她下班的时候饭菜差不多已经做好了,就像餐馆一样,坐下就可以享受吃饭的待遇。偶尔放上几段世界顶级餐厅的背景音乐,自嘲的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洗去当日的疲惫。她心情好的时候会帮着洗碗,但会经常心情不好。可能是习惯的原因,不会选择早睡,就算不忙也会拖到十一二点。工作与生活的不易,有时需要一种心态去平衡,如影随形的压力也会在一觉醒来成为过眼云烟。我想,我们都一样,在一个城市奋斗着。今天如此,明天亦如此,一年又一年,化作这个城市的符号。
好了,先写到这里。顺便说下,她是我的未婚妻,扎心的是,她也是个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