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局囿于自己的优势领域,小范围收割着优势感,随着人际范围的不断扩大、年岁不断增长,仅有的优势领域得到了多次稀释以后,掌控的优势感荡然无存,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很多领域自己的话越来越少,不是沉默而是脑子里面空白无感,只到本周学习了《终身成长》,我才发现自己曾经也是个固定思维者。
下面说说本周课程对我的成长启发点:
一、关于成长和成功
小时候出生于农村,身边都是为生活奔波的人,于是我也形成了摆脱生活现状困扰的目标,仅仅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超越他们,那就是我儿时的目标。我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不成功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更严重的是把不成功与拒绝成长混为一团,活了这么多年,会的依然会,不会的依然不会,长期在自己擅长领域收割优越感的固定思维中老化,年岁会稀释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别人在积累,而自己只有那么多,越活越艰难,原来是自己关于成长的“三观”不正。
在第一天的课程中还对概率和天赋与努力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概率在多本书中都有提及,让我开始反思这个概念,对于过去不成功的事情,自己从来没有从概率上进行客观分析,最多只是对个人因素来考虑,比如心态、努力程度、个人状态、自信程度等比较主观能自我控制的方面进行调整,而对于宏观面以及客观环境比如说总量、难点、影响程度、发生概率等方面很少主动去总结,不愿意在这些方面花时间和精力,除了受某些固有观念的影响,更多的还是觉悟层次太低而不能一览全局,无论输赢总不能明明白白。在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非常热衷成功学,因为我经常比较关注个人主观因素而忽略客观条件和选择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成功人物,也更加容易吸收到他们为人处世的不同之处,然后默默告诉自己以后在生活中要怎样怎样改进,窃以为学到那些技巧,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甚至妄想以后有机会到了他们那个环境,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侃侃而谈,气质不凡……特别崇拜“做人的技巧”,奉行“做人比做事”重要,所以在做事上缺少硬功,在做人上也存在讨好行为。在表面上赢得了一团欢喜、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还以为自己会做人,只到后来来到北京,大家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没有人陪你闲聊拉关系,尤其是段位低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曾经一度迷惑、孤单没有安全感,似乎现在才看清楚自己曾经生活的轨迹。从小爸爸说我爱耍小聪明,说实话那时候我是非常不懂他的意思,心想:小聪明总比不聪明甚至傻要好很多,于是仍然窃喜。或许只到现在才能明白那时候爸爸说话的意思,可怜我的悟性......
对于努力和天赋方面,确实存在不愿意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努力过程,好像觉得天赋秉性是一件更有面儿的事情,这样无形中就削弱了努力的重要性,记得以前学过《伤仲永》,天赋是一回事,后天成就却是另一回事。只要持续努力,根据马太效应,你便会在努力的方面体现出天赋。《为学》提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已;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以上都讲到了努力比天赋重要,但是当我们无法达成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总结外界条件不成熟,自己我状态不好发挥欠佳,很少反思自己努力不够,就算有,也不好意思大方承认并加以改进。对比起责怪自己不努力显然将其归于天赋会让自己好受些。可偏偏这种思维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最终只能自怨自艾说是别人的天赋好。
二、关于标签和打破标签
关于标签,小时候的我也曾被贴过负面标签,而且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负面标签及不友好对待方式给我带来的一些自卑及压抑的心理体验,可能至今还未完全消解。那就是我的姐姐在学习上比我优秀,平时有空就学习,而我总是游手好闲到处惹事,于是父母亲戚都拿我当姐姐的反面教材,甚至有一些人用明显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我和姐姐,即使生性顽劣的我却也是有自尊心的…….后来一段时间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个比周围大部分人都强的大学的时候,那些标签才渐渐远离我,现在父母偶尔那我和姐姐对比的时候,我会对这些事情格外敏感、格外容易气愤。
只到今天看到这本书才逐渐明白这个应对贴标签的过程。打破标签是一个需要主动承受一段时间“负面情绪”的过程,或许你会说自己无法在撕掉标签之前承受住他人的嘲笑与攻击,那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哪个选择对你来说是长远获益程度更高的。所谓标签,只是针对缺乏练习的现状而已,其次,你得清楚一个点,那就是如果你害怕他人的嘲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练习,这样一来,要么他无法再嘲笑你,这样就会转为尊重,要么他会对嘲笑你失去兴趣。马拉多纳说: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对于无端挑衅的人,他们本身就是因为自身缺陷而转移到对别人的关注,对于这种人,要转守为攻,给予最有力的回击。
突破固定思维陷阱,不断通过努力去拓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去体验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