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在客户处办公,办公地点离地铁站有些远,下班的时候果断找了辆自行车,准备骑行到地铁站,我想走路10分钟的路程,骑车应该5分钟即可。
如果要去早上出的地铁站的话,需要逆行或者过马路,两个我都不想。凭着自己的想象,觉得东边也应该有地铁站,于是骑着车一路向东。但当骑到东边是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地铁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因为走出太远,自己又不愿折返,只能继续向前。
最后我总的骑行了24分钟才到达地铁站,比自己原先预计的5分钟,超过了近20分钟。
一边骑车的时候我一边想,自己是不是傻,连具体的方向都不清楚,再拼命骑又能怎样,还是到不了自己想到的地方。
02
我们这辈子总会遇上各种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大到上哪所大学,读哪个专业,做什么工作,读不读研,结不结婚,跟谁结婚。
每次做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被各种提醒,慎重选择啊,这可能会影响你的一辈子。
事实上,有些弯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会发现那是弯路。
小C是我的高中同学,学习成绩特别好,一直属于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化学系,因为成绩优异,直接保研。我一直以为读了7年的化学专业,工作也应该找这方面的吧。
当他跟我说他要来事务所的时候,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一遍遍问他,你确定么?你真的要放弃自己学了7年的东西?
他说,他想清楚了,确定自己要做审计。
我问他,那你的专业怎么办,你读了7年的化学就这么放弃了吗?既然不喜欢为什么在毕业的时候不直接工作呢,或者换个专业读研究生,你这样的成本太高了。
他说,当时没有想太多,想着工作不好找,再读几年书,保不齐经济形势就好了。
我听完一阵无语。
我在想他那七年无处安放的青春。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七年的青春就这样错付了。
03
第一次接触到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时,深深的震惊,当时想,我一定要快点在我的行业积累够一万小时,这样我就可以变成专家了。
可是后来,我发现并非如此,按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年工作250天,我们会在第5年的时候积攒够1万小时,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工作到第5年的人都可以变成专家。我开始对一万小时理论产生了怀疑。
后来接触到刻意练习理论,才明白,天才来自刻意练习,练习应该是有目的的,只有有目的的练习才能起到效果。
在该理论中提及,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但是往往,我们总是选择自己已经会的,熟悉的东西进行不断的重复。这时候找出自己的“学习区”变的至关重要,只有找出“学习区”再配以有目的的练习,才能进步。
文中还提及了一个有目的与无目的练习的实验,招募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进行记忆力的实验,经过2年的时间,200次练习后,实验者能够记住82个数字,而未受过训练的普通人,一般只能记住7个或者8个数字。
这就是刻意练习和随意练习的差别,只有刻意的练习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
回首看看自己在哪个区域,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区”呢?
04
看书也是需要方向的,看读书方法论越多,就越发现主题阅读的重要性,因为它有利于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郝明义在《越读者》一书中对主题阅读定义为:由于某个问题或疑惑激发你强烈的好奇,而同时阅读许多种书籍,参考许多资料(今天当然包括网上的数据),有能力找出一个答案。其中第一要件是:你要有“某个问题或疑惑激发你强烈的好奇”。
正因为有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心,我们急切的想要寻找答案,才会想要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寻求答案。
这个好奇心就是方向,看书也应该是带有目的的,这样才能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
05
无论是日常,还是工作,读书等等,把握方向都很重要。
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东西,才能有的放矢,有目的的练习,促使其实现。
在行走之前,不妨先停下来想想,自己要去往何方,先确定方向,连方向都没有,瞎折腾个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