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清华学霸情侣混乱私生活、学术造假等的新闻一时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的评论也是铺天盖地、五花八门。而这样的新闻一出,也引发了妈妈圈的一番热闹讨论。作为吃瓜群众这或许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作为妈妈,这是一个足以引发我们对于孩子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严肃问题。
我们想告诉孩子:
那些头衔,不过只是个头衔。
清华大学、学霸、《最强大脑》选手……这一系列的头衔,无疑是他们的身份象征,但这些头衔,也不过只是个头衔。因为这都是过去,都是曾经一段时间里他们通过努力得来的,那是对于过去的肯定。但人不能只活在过去的影子中,停滞不前等同于后退。
过去不代表现在,更代表不了将来。再如果说这些头衔里又有很多虚假,那更是自欺欺人了。
那些傲慢,怎能不变成“偏见”。
网友深扒说,马同学人品不好,一言不合就开骂,什么脏词都能说出口,话里话外透露一股精致主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这样的傲慢,怎能不引起别人的反感。而那些所谓的优越感又从何而来?!
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世界都站在你的对立面,可能是全世界都错了,更大的可能是你错了。”别人的“偏见”或许是真的偏见,但自己是否曾有过反思?反思过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
谈到他们混乱的私生活,妈妈们更是一阵恐慌。我们一直给孩子树立榜样,期许孩子可以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好的教育,告诉他们“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可这样毁三观的事情,居然就这样发生在“榜样”身上,不得不让我们严肃起来。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到科学家经过长期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人是唯一能够接受暗示的动物” 。也就是说,身边的人会慢慢改变你。可如果你的孩子身边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他每天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难道不会让你惶恐不安吗?!
有一个妈妈说了这样简单的四个字:“宽而不纵”。对待孩子,要立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从事情的本质上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宽容而不放纵,用规矩去约束孩子的一些行为,有所为有所不能为。
也要告诉孩子,学会自尊自爱。我们做的种种努力,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让别人满意,而是要对得起自己。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他人。更要告诉孩子,有德无才是庸人,无德有才是祸害,如果没有道德对知识的造就,后者可以成为杀人的利器。不要太功利——只在意分数,只重视名利。高素质比高分数更宝贵。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所以,更要清楚需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和自律、自尊、自爱、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接受好的影响,也严格要求自己,同样去给予别人好的影响。
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