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水的世界,在苏轼的笔下。
梁衡曾说:有一幅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作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苏东坡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不过八十多字,但以其简约明了的叙事、空明澄澈的景境和幽微难言的心境令后人如珍宝反复把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曾言: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又言: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苏轼在写作方面,的确是一座雄奇挺拔又氤氲着烟雨的高山。《记承天寺夜游》中,叙事,简洁却不干巴。起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连用十字点明当时的时间,“十月十二日夜”,为下文“月”的出场做铺垫。“解衣欲睡”却未睡,因为作者不经意间被映入房间的月色吸引。无常的美感最动人,苏轼生命的诗意也体现在此。为这可爱令人欣喜的月色,他起身,又渴望与人分享此刻的美感,于是前去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名梦得。宋神宗元丰六年(西元一零八三)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罣碍於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史料记载)
“怀民亦未寝”,简短的话语再次折射出苏轼的欣喜——与知己心意相通心有灵犀的默契。夜已深,与怀民一起漫步在庭院里,感受清凉的风悄然拂过肌肤,看月色自天际倾泻,轻轻的,柔柔的,无偏无倚笼着世间万物,竟造出一片神奇的水域。在水中,一切坚硬的棱角都消失了,一切嘈杂的声响都静默了。世界是澄澈的,又是清凉的,我们二人漫步其间,偶见脚下有水草,色如墨,浅淡深浓的交错里,摇曳如歌,飘摇似舞,竟又造出新的美境。我恍惚伸出手,忍不住想去触摸,却又大悟!哪里有水,哪里有水草啊,只是今夜的月色太空灵,使我沉迷其间罢了。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大地之文章。此夜的月,因为苏轼的慧眼赏识而格外澄澈,因为苏轼的妙笔生花而有幸被千百年后的我们欣赏到。
二.如水的世界,在苏轼的心里。
这篇文章最动人的,一是月色之美,二是苏轼的精神之美。其精神之美集中体现在“闲人”二字。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不久,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无俸禄,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无钱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内心必然有苦闷和彷徨。夜深还未睡,足见其当时的百无聊赖。评论家常说东坡“豪放”“豁达”,但此刻的东坡,心情不仅如常人,甚至因其过人的才华与曲折的遭遇之间巨大的反差,他内心的寂寞之怀甚于常人。此时的“闲人”是“空闲,是”“闲置”,是内心难以言说的悲凉与萧瑟。
这种难遣的情怀在看到一束调皮可爱的月光时,立刻隐退了。“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他开心的去寻找张怀民。于是,两个“闲人”在月光里漫步,也在水光里漫步,还在心光里漫步。“此生此夜不常有,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一刻,没有纷扰,没有欲求,两人完全沉浸在空灵里,片刻生命得到了无限延伸。惟其“闲”,才有这美妙的经历。南朝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宗炳提出“澄怀味象”,即以虚静澄明之心领略鉴赏万象之美。以灵明观山水,与自然亲和,达到天人交感的至境。此时的“闲”是中年人难得的“闲适”,是文人雅士的“闲情”,更是生命最自由心灵最澄澈的“闲时”。
苏轼的伟大,不仅在他如水的文笔,更在他阔达的人生境界。他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屡遭贬谪时,总能随遇而安,随安而美,随美而文,把豪爽洒脱的兴致和深沉理性的哲理交织为一。随自称“闲人”,但他一点也不“闲”。他二十岁进士考试文中提出“爱民忧民”四个字,无论遭遇顺逆,都信守不逾:杭州修湖施药,密州救孤,徐州抗洪,贬岭南,建议推广秧马,修水磨,又贬海南,什么都不准做了,却开书院,普及教育,……他为百姓做了一辈子好事!历史上唯一!临死前,拉着儿子的手说:“我这辈子没有遇到一个坏人”。
三.如水的世界,在你我的心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生的悲哀伤痛躲藏不了也无需隐晦,时间易逝,但在人生的感慨上,时间又是永恒的。我们经历着古人的伤痛,我们也欣赏着共同的明月。现实的月亮或许不能如水来澄澈我们的心,但苏轼笔下的月可以。他在失意里发现诗意,用全部的生命智慧托举起一轮圆月,高悬于历史的天空,以其温和的光澄澈的光阔达的光,给了读者很多安慰和鼓舞,让我们的人生路更加豁达从容。
月华流转,月色真美啊!是的,永远都会如此。如水的月色,因为苏轼,蔓延在你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