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因为建了公众号,重逢了久违的“缺乏安全感”的感觉。
我在上幼儿园之前都生活在奶奶家,曾经认为是因为父母工作忙,后来发现这应该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爷爷奶奶对我很好,现在我也还是和爷爷奶奶更亲。可是那时候我执拗地不想待在爷爷奶奶家,极其渴望回到自己家,尽管对自己家是什么样子还没有清晰的概念。曾经坐在奶奶家地上嚎哭,脱光了衣服,说我要自己走回家。奶奶吓唬我说路上的车会撞死你,我说:“撞死我吧!”
小时候的事大多记不清了,但清晰地记得这件事。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早熟地懂得“安全感”这个词,认为自己是缺乏安全感的,并且将原因归结到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的经历。
学生时代要好的女同学之间有个永恒的话题: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那时候我的回答总是:高大健壮的,能给人安全感;课间上厕所去、小卖部,总会拉上女同学和我一起去;初恋是班里很能打仗的混混,这让我有一种“大哥的女人”的幼稚感觉;深夜会觉得孤单,莫名的伤感。我把这些解读为缺少安全感,直到刚上大学,依旧是这样。
但也许是大学经历了纯粹的孤独,也丰富了眼界,现在我已经不会纠结于安全感这个词了。
当夜晚走在一个陌生城市的街道还装着随意轻松的时候,当走进火锅店淡定地回答服务员“一位”的时候,我经历着“一个人”的害怕、尴尬、孤单,同时更嗜爱这些经历带来的新鲜刺激、随意自在和成就感。当更加放开自己,丢掉一些蝇营狗苟,我发现很多感兴趣的东西,民谣、纪录片、摄影......会勇敢地迈开自己的脚步,会对一些东西好奇和专注。在不同城市的街头闲逛,看人、看建筑、偷拍好玩的瞬间;对中国的摇滚感兴趣,就找遍所有相关纪录片;去享受Livehouse、听民谣现场......生活有了更丰满的模样。
然后某天就惊喜地发现,所谓的“缺乏安全感”消失了,我不再想着依靠什么,自己和自己也玩得很好。一切想得到的东西都从自己这里得到了,这是一种充盈的感觉。
说到建公众号又带来了不安全感,倒不如说是偶尔的焦虑。三天以后的推送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东西,不自觉被阅读量影响,懒惰和拖延,会不会渐渐变成一个月发一次,后来就放弃了......可我能清晰地分辨出这种不安和忧虑是来源于具体的事情,还是可控的。而曾经那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女孩像是跌进海底,想抓什么也抓不住。所以,真开心,我不再没有安全感了。
安全感这东西,有时候多少钱也买不来,有时候十块一斤也不值。
似乎爱情总是被当做治愈不安感的速效药,但在我看来,不要期望爱情是雪中送炭,它应该是锦上添花。甚至也不要想着依赖家人朋友,一切想得到的东西最终都来源于自己。如果你也正觉得没有安全感,也许可以试试让自己更独立,发现一些兴趣,反正怎么开心怎么来呗!
愿你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