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顺利的带儿子参加了比赛,虽然成绩不尽如人意,但孩子的状态可圈可点了。小组在面对模块缺失挑战失败,一早空腹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还坚持到12点,团队配合努力完成,即时最后一刻崩塌,再次失败,都没有相互埋怨,有的只是相互打气与帮助。儿子一下也长大了,不再是经常赌气随意放弃的孩子了。
辛苦努力的一段时间最后也算是有个交待。比赛结束还坚持坐地铁去了前门,坐了”铛铛车”,一路上都在帮妈妈。爸爸妈妈陪着一起体验了一把爸爸妈妈的上下班路途。
一起比赛获亚军的团队,爸爸妈妈都结伴陪孩子比赛,交谈中也明显感觉到父母给了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反观儿子仅有爷爷的日常接送外加全家的训斥。赛前还被陪考的妈妈絮叨。
日常一直都在教育儿子要努力,要上进否则将来没出路,父母辛苦工作为他付出了多少,再不听话上进,就把他喜欢的兴趣班都停掉,爸爸妈妈不再管他,本想鸡娃结果搞得儿子越来越排斥,话语都明显少了,一出门就巨兴奋,絮叨要买这买那的,但面对陌生人的问询时基本就是感叹词应对。
现在反观自己也算庆幸了,在这缺少日常陪伴的情况下,儿子还没完全排斥,放松状态下还愿意跟我们聊天。现在也终于意识到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子,自己都没做到的努力凭什么强加于他,鸡娃不如鸡自己,努力上进的父母时刻都在准备并在学习的路上,孩子在如此的氛围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现在开始减少口头的鸡娃鸡自己,脚踏实地的学习努力,用身体力行替代满嘴絮叨,尊重孩子的个体也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