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想“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这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首先得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定好了正确的事情后,还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去做正确的事情往往与我们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吃晚饭的时候会看看电视,看的“朱元璋”,用里面的几个人物举例还是很好理解。
先说说杨宪,刘伯温的学生,朱元璋即位后巡视扬州带着杨宪,扬州当时很惨,只有18户人家24颗活着的树,一片破败狼藉。刘伯温推荐杨宪治理扬州,杨宪立下誓言,3年要让杨洲获得大丰收5年要建立一个新扬州。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择手段,欺压百姓不说,这个目标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荒废了六七年的土地怎么可能两三年全面恢复,难度太大。结果他两年时间就让土地看起来全面恢复了,原来只是让大家翻了表面的一层浮土应付上级检查。随后第二年上交的税粮也是按照全面复苏后缴纳的,实际上一半是强制问农民要的,另一半是花钱在南方其他地方买的。为了邀功甚至在南洋商人手里花了15两金子买了一个饱满的稻穗,买后将商人杀害,欺骗朱元璋说是从扬州自己责任田里面长出来的,朱元璋大喜一直将此稻穗挂在自己书房,觉得大明以后会欣欣向荣。朱元璋认为杨宪是一名干吏,甚至在第一届科举考试的进士面前大加赞赏杨宪,然而杨宪丝毫没有觉得耻辱反而觉得光荣,觉得自己的仕途一片光明。做了错事,还用力过猛,总会得罪很多人,总会有把柄,导致最后事情败露,这历史上多少人都是这样的下场,杨宪也不例外最后直接被五马分尸,早早就死去了。他的价值观就是错误的,过于追求功名利禄不择手段。做了错的事情,不管用任何方法最终结果都是坏的。胡惟庸和杨宪走的路是差不多的,最终都被杀了,历史上这样的人物都还是蛮多的。
做正确的事,还需要正确的做事。后半句又让我想起了这部电视剧里的陈怀义,在太子朱标大婚当天相国李善长提出了册封藩王的建议,让朱元璋自己的儿子驻守边关,一方面可以锻炼这些孩子,一方面也慢慢削弱其他将军的兵权,朱元璋立即采纳并在太子大婚当天宣布几个儿子驻守哪几个边关,朱元璋刚说完,大明监察御史陈怀疑就跳出来反对,说以后藩王肯定会叛乱,历史上此类事情已很多例子,坚决反对用自己的性命反对。其实他说的这件事没错,但是在不恰当的时间说了出来,极为扫兴,有损朱元璋的面子,结果被朱元璋装到麻袋里当着众大臣的面当场摔死。后来朱元璋给朱标说陈怀义虽然死了,但是他说的话要一直记着,是对的。朱元璋认为他和历代君王不一样,可以制定一套方案约束这些藩王,但是25年后,还是被陈怀义说中了,朱棣叛乱了。
能够做正确的事,还能正确做事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是非常高效的,然而能够如此高效的人,首先价值观是正确的,能够分辨出哪些事情是正确的事,其次他会很成熟,还能够理解实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且拥有娴熟的技能,在做事的过程中还能够正确应对焦虑,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等等。
在下推,处理好自己的焦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客观事物能够正确认知,这几个基础技能哪一个不是需要长久磨砺的,甚至需要用很多失败挫折的经验买单才能学来的,不是对掉几次坑就可以涨知识的,还需要自己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去思考总结让自己境界认知不断螺旋式上升,还需要看很多闲书,哲学、历史、文学,不断修炼自己豁达的心胸,这才是在修炼做正确事情的基本功。
还要学会接纳,不根据自己喜好评判接纳事物原本的样子,接纳失败时候的自己,和自己友好相处,在日常生活中,不浪费很多精力对事实加以否认和抵抗,要留下能量精力思考事情已经发生了哪些才是我们可以做的、值得做的事情,这才是在靠近做正确的事;
学会对自己多一点耐心,现在的很多价值观都崇尚个人奋斗精神,强调不断的学习、成长进步,我们上班路上在学英语,开车在听课,都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入世的价值观,不学习就要被淘汰,要落后,但是往往越是如此,好像我们自己越焦虑了,不妨对自己多一点耐心,不断积累,也定期反思,但是不要过于着急,急功近利,事情总会悄悄的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规律慢慢展开变好,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时区,或许这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
让自己安静下来,静心的冥想,用无为之道推进入世之事,梳理自己的价值观,梳理人生中重要且正确的事,然后不断打磨技巧去娴熟的做正确的事,一切总会越来越好。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看似简单,然而背后需要能够支撑做到这句话的能力太多了,需要慢慢修炼。
白百合
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