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荣耀已经看完有几天了。
总有些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据说全世界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遭受过校园霸凌。她也不例外,跟着母亲从农村转到城市,一切都需要适应。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环境,还有严厉的父亲。母亲调动,需要去扶贫几年才能回来。从未和严厉父亲朝夕相处的人,内心是忐忑和恐惧不安的。外婆不喜欢她留长发,所以发量不多的她,总是留着女式男发的发型。看起来就像个西瓜皮。母亲忙于工作,有时也顾不上管她,所以她在农村的时候,无拘无束得像个野孩子。在农村,她只读过学前班,数学基本没学过,到了城市读一年级,是有些吃力的。在班上,看到了一个扎着双麻花辫的女生,叫于燕,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个公主一样,那时候的她不知道有多羡慕。后来,她认识了一个叫古丽莎的扎着马尾的女生,没过几天,丽莎就开始回避她,她不明白,追问原因,得知是那个扎着麻花辫的女生让丽莎不要跟她玩。她和丽莎短暂的友谊就到此为止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友情的背叛,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敢问父亲,又问不了母亲。在家里,父亲的严格要求让她倍受约束很难适应,总是害怕行差踏错过得很小心翼翼,加之无法联系上远在他乡的母亲(当时只有公用电话),小小的她,内心很不快乐,常常想念起向群的小伙伴,却只能等放假见到小伙伴,才能释放自己的压抑、委屈。
不知是自己在老家玩得太过狂野,所以皮肤黝黑,加之短发,还有一个很容易被误会是男孩的名字。在班上,数学学得有些困难,内心的不甘驱使她想改变现状提升数学,所以鼓起勇气请教严厉的父亲,也许是父亲不清楚她的基础是多么得薄弱,他只想启发她去思考,而她只想得到答案。需求不对等,缺乏共情和理解,教着教着渐渐失去了耐心,而她渐渐也不问父亲题目了,之前聚少离多的父女俩一下子隔阂更大了。而她想用成绩来报复碾压大家对她的恶意的愿望也落了空,也许是小时候背诵的唐诗的积累,使她对语文甚是感兴趣,所以她渐渐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崭露头角。
有些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但每每想起那些年,那些中伤和造谣,她的心里还是如江海翻涌般不平静,很难释怀……
仿佛看见了那个无助甚至欲哭无泪的小女孩。
只是因为不小心撕烂了一个男生的书的一角,竟然被那个男生追到家里打,后因邻居回来了才逃过一劫,她清晰地记得那个男生的名字。那个男生平常就有些痞流气,后来和同学打架被人咬掉了耳朵。而她所经历的,她当时没有跟父母提起一个字。
转班后,同桌的男生总是喜欢往她文具盒里放恶心的物品,她开始有礼貌劝阻,却效果甚微,那个男生依然我行我素。开始是鼻屎,后来是小虫子,她意识到了危机,为了保护自己。她决定回击。那个男生个人卫生很差,她的内心很是嫌弃他,她不愿触碰到那个男生,若不是没想到更好的法子,她连他的东西都不想碰。没想到,他欺负她成瘾,有一天,她打开文具盒,文具盒里的东西让她感到恶心又恐惧,她气愤不已,捏着他书包的提手就从三楼丢了出去。
没过多久,班里的男生看她的眼神都变了样,大家视她为不祥之人,给她起了个这一辈子她也忘不了的绰号。五年级,她改了个名字,换到了三班,因为三班学风更好,却没想到,二班的男生执意要让她不好过,煽动三班对她恶意对待。一直没有好朋友的她,得有多孤独。好在,她的班主任给了她力量,从她的课里,从她的笑容里,耳濡目染她的言传身教,她渐渐忽视外界的不友好,发展自己的爱好,于是参加号鼓队,学习素描,参加歌唱比赛,参加诗朗诵。就算是被大家孤立又如何,爱笑开朗的她渐渐变得内向和沉默,但也能在不快乐中找到快乐。她的骨子里是要强的,所以那一次,在班上进行艺术节诗朗诵海选,她选的是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而班上同学出于偏见,给明显实力不及她的对手投了赞成票,她早料到结果,但是她并没有灰心,主动找到班主任做毛遂自荐,恳求得到了这个机会。最后,她如愿以偿,在校艺术节上获得二等奖,当她站在台上那一刻,她在心里偷偷哭了,她做到了,在长期少有得到肯定和认可的环境里,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剧里的文东恩,带着一身被灼伤的皮肤,身心皆受重创。而她,虽然没有被直发棒烫伤,但是那些伤人的话语如同刀子剜心般的疼痛也是真实的。而在严厉的家庭气氛和恶意造谣的同辈环境里,她的情绪是低落的,内心变得很是自卑,甚至一度停止了爱自己。
不是年纪小,就可以乱说话,说随意伤害他人的话,不是家里有权势,就可以任意命令他人俯首称臣,践踏他人尊严。她曾经很恨那些逞一时口舌之快,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的人,多年过去,虽未释怀,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抱那个哭泣的小女孩,得到他们的道歉?她没想过,也不需要。她不想听当时不懂事云云,一句不懂事就轻描淡写地抹去伤痕?不可能的,那些伤已经遍布整颗心,每每遇到类似事件,她的心还是会疼痛。庆幸的是,她似乎不恨了,就如文东恩对金景兰说:“我已不再是站在走廊里的那个文东恩了”一样,她也早已不是昔日的她了,她明白光阴荏苒,生命诚可贵,宝贵的生命更应该花在值得的人和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