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庄
好友发来一篇《你不教育孩子,总会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因为她觉得我在教育儿童方面颇有研究,颇有心得。原意希望和我一起探讨一下。可惜我回家晚,文章看到时,已经凌晨以后,于是探讨变成了行文。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挺好,提醒很多妈妈,你对孩子过于隐忍,有可能让孩子习得的是对你“僭越”。“僭越”是一种对于分寸感的不明,走到社会上,僭越别人,你试试,文章标题用不着太客气,哪里是替你教育,明明是有人会狠狠教训他,替自己。
我因此想回答一个问题,很多人看我有二宝了,怕我照顾不过来,极力劝我将两岁八九个月,如厕训练不够好,说话都只会说单字的大宝豆豆送去幼儿园,好减轻我的负担。可是,对不起朋友们的好意,我微笑拒绝了。
知道我为什么再累也不会早送豆豆上幼儿园吗?
第一点,我需要慢养我孩子的时间。
慢养是什么概念?它就是个体差异虽然不同,但我允许我的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哪怕两岁八个月时还只会吐单字,我也不跟别人比较,我也在朋友推荐我可以给豆豆看看医生时,淡然一笑,而不是着手焦虑。
我为什么不害怕,因为根据我的观察,我的豆豆在智力发育上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他天生属于不多话型,当别人八个月就开始咿咿呀呀从早到晚碎碎念时,他口都不张,他没有表达的欲望,便少了无数练习,讲话慢是自然后果。他承担,我接受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先天的优势和劣势,哪有那么多整齐划一,十个手指都不一样长呢!
第二点,我需要宽厚给孩子的空间。
妈妈可能是宽厚的,这社会却从来不心慈手软。
幼儿园虐童事件,远比浮出水面的多。不到三岁,话都表达不清的孩子,家长往幼儿园一送,以为就省心了,可是,大门一闭,你知道他每天在面临什么,可能给他人生造成什么阴影?问问自己,一个不足以自我保护的孩子已有隐患,再若是一个面对威胁,不懂得表达求助的孩子,遇见坏的人,那有多可怕。有人要劝我,人心也许没你想的那么坏,是的,但是万一我的孩子不幸遇到时,那伤害的百分百都加诸在他身上。
当然,我相信,绝大部分幼儿工作者,都是有职业操守的。但是,据我观察,国内一线幼儿教育者的水准,真正既有爱心,又有能力用公正规则,合理引导孩子不良分寸感的,少之又少。
所以,为了孩子更好成长,我不但在时间上慢养,我还在空间上宽厚。这个宽厚用于什么,用于给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在那个不断试错,左右倾斜的体验中,找到那个平衡。那个平衡就是社会人的基本规则。
并且。我的目标不是一步到位,为毛不是社会要怎样的孩子,我培养怎样的?因为,这不再是一个需要培养整齐划一的“螺丝钉”的时代了。这个时代,最发光,最出彩,最幸福得人,往往是把自己做好的人!所以,我让他首先做他自己,做好他自己的然后,再学会符合社会规范即可。这两者并不冲突,也就是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是,培养得符合社会标准了,那得几岁,四岁,五岁,六岁,七岁,都可以。
总之,在孩子能够坚定做他自己,然后,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符合不了时,拥有力量改变规则更好!到那个时候,我觉得,再让孩子成为社会人,送往幼儿园,才是一个妈妈最恰当的时间。
妈妈们,你别急,别怕你的孩子因此输在起跑线上。人生,从来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夯实基础,让一个孩子拥有正确的心灵地图之后,人生会因正确,往往比懵懂的徘徊走得更快更远。
大多数人的平凡来自于不断试错的原地徘徊。少数人的早年成名往往来自于对于人生的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