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区,花季少男,以跳楼这样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起因却是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让人匪夷所思。
在学校给老师批评请家长,妈妈见过老师后一路数落回家;快到家了才发现孩子没拿书包,又是数落,让他自己先回家,她去取;
回家找不到娃,又下楼打听;却听说有人跳楼。结果,是她的孩子!
母亲撕心裂肺的尖叫,震惊得附近几栋楼上的人都跑下去,走路的都停下脚步。
作为孩子的妈妈,说几句,说不得?怎么会有这样惨烈的后果!
前面为了家里几千元找不到,怀疑是不是孩子拿出去挥霍了?
孩子打球扭了腰,让妈妈去接他,妈妈非但没去,还骂他这么大了真够蠢。
孩子写了遗书;把攒下的钱给了最好的朋友,说不想再活在这个没有爱的世界上;妈妈只爱妹妹一个,从来没人在意他。
朋友同学劝解他;母亲却在这当儿没收了他的手机。
仅有的可能会缓解、释放的出口堵了。
他赖以生存的稀薄的空气,被抽空了。
一个俊朗少年,说没就没了。
看起来没为什么大事,孩子为什么会这般决绝?!
当母亲的,难道就不能管教自己的孩子?
即使是亲生的、自己的娃,有些真就不能管;当你没有亲自把屎把尿带他,特别是从小寄养在亲戚长辈那里的时候。
亲生自带的娃,受管;别人带大的,很大程度上要看娃对你的接受程度来管。
这个走了的娃,从小跟着外婆;后面六岁时又添了个妹妹,当妈的才接他回到身边来上小学。
他说母亲只爱妹妹,不爱他。
孩子的这种感觉,是基于他从小跟老人长大,长久跟母亲分离的缘故。
母子的血缘关系,因为长时间不在一起,已经稀释了;
而当母亲的,还认为我孩子我怎么管都行;认为孩子没在身边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这不好那不行,急着去纠正。
然而母子却怎么都弄不到一块,不在一个频道。
孩子的心理变化母亲感觉不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不是一天,他的朋友同学都感觉到了,比如迎面碰到,打招呼不理你;
而他妈妈却没有觉知,直到发生无可挽回的悲剧。
因为分离导致感情淡漠,妈妈的一切管教操心都是自说自话、一厢情愿,根本不知道怎么是拿真心去疼爱、去设身处地为孩子想,去感知他的苦恼和困境,然后放下身段去和他沟通。
似成人未成人,外表已经是大人的模样,内心还是脆弱的孩子心;虽然进了初中的校门,他还带着红领巾即将迎来生命中最后一个儿童节。
大人已把他当大人,抱怨他不负责、不上进、不体谅,他烦。
曾经被老人百般呵护的那个孩子,落到所谓母亲手里,没有团聚的温暖,对他简直是日日煎熬。
他不得不一夜之间变成大人,承担繁重的学业负担,尽力做好却老是被指摘,被抱怨,被忽视;妹妹才是妈妈心中爱的焦点。
加上被怀疑偷钱,加上自己的伤痛不被妈妈看见、疼惜,反而被数落。
心冷,绝望,决绝;
为了惩罚那些忽略他嘲笑他的人,他从楼顶跳下。
孩子决然离去的根源,是爱的断裂和荒芜。
自婴儿一出生,母爱的滋养就是孩子生命不竭的源泉。
护士会第一时间把婴儿放在母亲胸前,让TA聆听母亲的心跳,吮吸母亲的乳汁,记住母亲的气味,这样孩子就不惧怕这个新的世界,TA感到和在母亲子宫里一样似曾相识的爱与温暖。
孩子与母亲的情感维系,从一出生就在不断地完善、深化中。
孩子脆弱而丰富的情感,只有母亲细腻的本能的爱才能很好地感知到,并做出最完美的回应。
孩子的养育和教导由母亲本人来做,这是最顺乎自然的模式。
由于一些原因,为了工作或者自身活得轻松,把幼小的孩子给亲戚长辈或其他人喂养,那么,母亲,这个凝聚着孩子最深挚的爱的人,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将逐渐淡漠成一个符号;
孩子会更亲养育TA的人。
母鸡孵出一窝小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呼唤着小鸡去找虫去嬉戏,直到三四个月后,小鸡们长成半大,有了各自觅食的能力,这种亲密关系才逐渐淡了。
有时候为了让母鸡尽快生蛋,小鸡一出生就拿到另一个房间去,没有让它们听母鸡的呼唤、没有让它们一起去觅食。
这样,过了一周左右,把圈养的小鸡撒到母鸡跟前,双方已经没有一起生活的意愿了。
小鸡不认的母鸡;母鸡对着小鸡咯咯哒叫,得不到小鸡们的回应,也就悻悻然走远了。
这一周时间,拿育儿来讲,就是三岁前的婴幼儿期了。
母婴没有亲密接触的话,血缘就成了一个符号,情感的疏离是不可避免的。
那是你的孩子,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并没有带大TA的人亲,她在心里甚至是孩子惧怕、怨恨和排斥的对象。
后面的岁月,要弥补这种幼小分离造成的裂痕,母亲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
不要以那是我的孩子,血缘是割不断的,TA自然会亲我。
为了TA读书、为了TA过好的生活,我什么都舍得,我哪点儿不是为TA好?
这么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施舍般的所谓爱,孩子往往觉得虚假和廉价。
那种骨子里的亲昵和爱,孩子没有从母亲身上得到过,便无从感知,TA甚至觉得你为TA做什么都是为了你自己。
孩子幼小时,最需要母亲,来帮助建立TA和这个世界之间相互信任,来增加TA对这个世界的熟悉度和胆量的时候,母亲缺席了。
婴幼儿期TA不能放任自己向这个世界索取,如那些在妈妈怀抱里的孩子那样;
TA学会了适应、隐忍、察言观色。
因为没有妈妈的陪伴,TA不能有很好的安全感。这种幼小时安全感的缺失,后面会发展成信任危机。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的最佳防范年龄在零至三岁。
只要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熟悉、温暖、充满爱的环境里,TA就能构建很好的安全体验,孩子的内心是和平、安详的。
相反,这个阶段如果经历撕心裂肺的分离;经常接触和面对凶恶的面孔、陌生而凶巴巴的目光,TA就紧张、恐惧,孩子就启动防备心理机制,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叛逆、过激,甚至犯罪。
由此可见,母职的不可或缺和极其重要性。
陪伴、哺育、教养,是当妈的天职。
人一生中最初几年,其实是生命的黄金期,几乎奠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决定了TA将走到怎样的高度。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母亲,为现实利益或不得已,放弃了自己应尽的母职。
正式这样的放弃和缺失,剥夺了孩子最需要的母爱温暖和语言交流,轻则使得孩子正常的生命潜能得不到正常激活与发挥,重则导致多重心理疾病。
生命最初不能与母亲缔结牢固的情感连接,一旦错过,就极难再建立新的能达到那种浓度和深度的连接。
在孩子心目中,母亲不再是有血有肉鲜活的爱的代名词,她只是一个符号。
后面你即使在吃穿住行用各方面都满足TA,TA内心的母爱依然严重匮乏。
或者TA只能把你当成满足一切外在需要的工具,却不能在内部建立与母亲的亲密无间的关系。
婴幼儿在情感上是脆弱、无助的,离别、思念,寻找母亲无果,ta就放弃、寻找替代。
母亲这个角色,由于缺位,给孩子留下无法痊愈的内伤后,就慢慢地淡出孩子的渴求焦点;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再那么痛苦。
一位离婚后不要孩子要房子的妈妈,每月两次去探望不到两岁的女儿。
孩子在母亲到来前一两天会特别兴奋、开心;母亲来后几乎形影不离地缠着妈妈;
因为怕周一早上一睁眼找不到妈妈,孩子会整晚不合眼;最后三四点钟还是睡去了,醒来妈妈果然又不见了,小孩儿次次都哭喊着奔下楼,去大街上找妈妈。
随后一两天,孩子没有食欲,时不时会红了眼圈,流下眼泪。
整整两周,孩子仿佛就活在为了再见到妈妈的希望里。
孩子奶奶说起这个可怜的孙女,禁不住几度抽噎。
就因为儿子公司破产,媳妇为了不承担债务,要了那套大房子离婚走了。
都劝她为了孩子复婚吧,这女人只答应一月来看孩子两次,不答应带孩子或复婚。
反复的相见又离别,孩子小小的心灵已经被她亲妈折腾得千疮百孔了。
无论孩子的爸爸、奶奶怎么爱孩子,孩子心理阴影已经无限大。
我劝奶奶,这样的话,就不要让孩子见妈妈了;一次性淡忘了,比起一次次得而复失,失去又盼,对孩子来说应该好过些。
所以,生之前,想好了;
当了母亲就是一辈子的事;当个好母亲需要放下自我,潜心修炼。
愿每一个小生命,都被母爱温柔呵护;
唯母爱能撑起孩子丰满的内心和未来。
P.S. 文章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告知;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