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妈妈和教师,我不愿意放弃其中任何一个角色,并且希望将两个角色都做到极致(抱歉,我承认我有点强迫症和追求完美主义倾向)。在事业和育儿艰难抉择下,我选择了减轻工作任务和放弃部分工作职责,已换取更多育儿的时间和对孩子更专注的陪伴。我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比如早上我们有晨读绘本,比如孩子放学后我会陪他在运动场做运动或者与小伙伴玩耍,比如晚上我会安排阅读和陪玩积木,这是一段高效的陪伴。
但同时问题也来啦,我是一个这么负有上进心的教师,我希望自己在专业上也有所成就而不是就此混混噩噩噩等着退休,然后拿着微薄的退休工资。所以我的矛盾在于如何权衡事业和育儿的时间和精力问题。但是,如果让我在某个夜晚,自己专注看书或者备课,却将孩子留给电视,我只会更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一天晚上,我终于按捺不住,将内心长久以来的困惑告诉了我亲爱的另一半,他是一个执拗固执的人,所以我并没有祈求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的建议,但我又忍不住坐下来吐槽一下内心的纠结。当我将整个事件陈述完毕之后,他只给了我一下这句话,听他一说完,我立马离开客厅,该干啥干啥去了。这句话是:
“你应该区分轻重缓急”
我立马离开,是因为我再说任何一句都纯属多余,他也不会给我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当初我为了有更多育儿时间,进行更专业英语启蒙,辞掉行政职务,他就非常不理解。他认为我正是向上升职的好机会,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历练。孩子可以完全交给孩子奶奶。但只有我自己深深知道,3-6岁是孩子成长黄金期和关键期,我要是再错过了,以后要付出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有用;我深知一个精神稳定的妈妈对于孩子成长有多重要,但是太多的行政任务让我无法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经常会将情绪带到家中,而且更要命的是,不计其数的会议和工作任务会经常打乱我和孩子的启蒙计划,那么效果肯定也会大打折扣。基于以上原因,我冒着巨大的风险,选择做一个“半全职妈妈”——我是一名教师,所以周一到周五完成基本课时任务(周14课时)即可,其余时间早上陪孩子早读,下午4点放学回来活动。除了周一到周五上午的9-12点属于我自己之外,其余工作日的下午一部分时间属于工作,其余全部时间和周末均属于孩子。
我回到我的卧室兼书房,打开电脑需求“解题思路”。在一番苦苦寻觅之后,我决定,从当时起,我每天在4点早起,用早上4-7点的时间阅读、写作、提升自己。
在最开始的一天,我4点起床,整个上午困的不行。但从第2-3天开始,我的精神很好。但好景不长,坚持了大约一周之后,有一天孩子感冒发烧了,我晚上不得不要照顾他,所以早起计划搁置了一周。在做了反思之后,我又开始早起,但并没有执拗于一定早上4点。我现在的方法是每天晚上睡足6小时,比如,我和孩子11点睡觉,那么我的闹钟会定到5点,如果10点睡觉,早上闹钟会定到4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前辈们是真的智慧。自从我开始早起阅读、写作以来。我不再焦虑和矛盾。陪娃的时候专心陪娃,学习的时候专心学习。
坚持这个早起计划之后,我于今日早上6点,终于完成了2021年第一本书的阅读,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不只是读,而是结合书中内容真实有效的进行了儿童观察,对儿子一去不复返的幼儿时期进行了生动、实事求是的记录。在记录过程中,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和反思,不仅对专业有促进作用,而且将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让我在育儿路上不迷茫。
我坚持通过简书写育儿心得,记录育儿的点点滴滴,也终于满足了我一直想写作但是无暇和没有精力的矛盾。通过写作,可以反观自己的内心,促进自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