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糖豆、皮皮、轩轩三个外甥都来玩,其中对糖豆的印象最为深刻。以前只听大人们说他“乱、闹、不懂事儿”,甚至是“坏”这个字眼也会放到一个4岁孩子身上。
头一次和他玩的久,我发现,确实相对乱一些、闹一些,但挺懂事儿…..而乱和闹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也挺正常啊…..为什么一个挺让人喜欢的孩子会被人说成是问题孩子呢?
在榻榻米上一起玩的时候,他特别想玩打架游戏......怪不得听说他总是和别人打架~我想办法和他玩了很久,一个四岁的孩子再凶也打不到我啊,即使打到了也不疼,当然,我基本上都是让他无能为力的说“服”。
我发现他的问题在于“不懂规则”,无论是和别人沟通还是和别人玩游戏。不清楚规则就很容易让大人以为“出格”,以为“不懂事儿”,甚至以为“坏”。实际上是大人没有和他讲清楚规则,而他也不清楚边界在哪里。一旦我们大人跟他及时的反馈“你破坏规则了”,并且说清楚破坏规则的后果(没人和他继续玩、受伤等等),他完全可以及时的认同和修正。
所以,大人们发现孩子做出出格的事情时,应该及时告知他具体的事项,哪里有问题?为什么有问题?如果继续这样的话他会有哪些损失?怎样做对他最好?然后忘记前面的不愉快继续玩。
而事实上,大人们比小孩子更小孩子,看到自己不顺眼的事情就生气、发怒、训孩子…..最为重要的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孩子无所适从,除了安静的坐着,啥也不能干,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有个关键是大人还记仇,下次看到孩子做错事,会把前面的事儿都数落一遍,生怕孩子忘记自己“有问题”......
除此以外,大人们的随意贴标签行为也是非常有问题的。之前看过相关的文章,并摘录了一些文字。
孩子的性格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结起来要么安静一点,要么活泼一点,都是非常正常的。偏偏很多家长却喜欢没毛病给自己的孩子找毛病,内向一点就怀疑是自闭症,外向一点就怀疑是多动症。
强行给孩子贴标签,危害有多大我们可能根本想不到。不要给孩子贴任何负向的标签,特别是六岁以前的小孩,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很强,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父母贴的标签去寻找归属。
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自闭症”“叛逆”“多动症”“太内向”“话痨”“不合群”“暴力狂”“胆小鬼”“窝囊废”“笨蛋”“懒蛋”“大马虎”……这些标签,你中过几个?
我有个发小,从小就被她的父母打压式教育,贴上窝囊、没用、干什么都不会的标签。我去她家玩,她父母会当着她的面说:你看人家多聪明,你怎么这么蠢,干什么都不行。她父母也不是真的觉得我多厉害,只是那一代的父母,很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拼命打击自己孩子,吹捧别的孩子。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发小三十岁的人了,至今仍活在“我不行”的阴影里,走到哪里,都要龟缩到一角,被人欺负不敢吭声,遇见想要的机会永远不敢争取。上一代的父母有他们的局限性,苛责无益。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样的标签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最好的方法是撕下一切标签,学会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