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湖南人一般把赶集叫做赶场,赶集日叫做赶场日,而广西人把赶集日称为“圩日”或“街日”。两年前,我的家乡梓门桥镇枫树铺新开设了集市,每隔五日赶一次集。枫树铺与婆家挨得近,婆婆和左邻右舍去县城新华联购物次数逐渐减少,越发喜欢去枫树铺赶场了。紧接着我邻乡的娘家沙塘乡沙田铺也设立了集市,逢三逢八赶起了场,妈妈和邻里们去沙田铺的次数也渐渐增多。

邻乡邻镇的圩日都不是一致的。这样,做行走生意、贩买贩卖的小贩天天都可以赶往方圆几十里的集市,今天此处,明天彼处,连绵不断,生意兴隆。不久,各乡镇的小集市在大爷大妈大哥大嫂们的拥趸下竟也弄得风生水起,日渐兴旺。

村里的婶婶嫂嫂们、大爷大妈们都爱逢圩赶集。妈妈喜欢去集市,婆婆喜欢去集市,左邻右舍都爱往集市赶。就连作为五保户的小叔父也老爱往集市跑。

奶奶的早逝,父亲兄妹众多,家境贫苦造成了叔父娶不到老婆。叔叔年岁渐老,耳朵一天比一天聋,很难接触到新事物新信息,又造成了他一天比一天呆傻。叔叔的耳聋到了即使惊雷打在他耳边,他也怔怔地立着,无动于衷的程度。自从沙田铺有了集市,赶起了场,叔叔是逢场必到,叔叔没有经济来源,完全依赖国家五保款照顾。妈妈说他每到场上,都要坐在矮凳上,方桌前吃一碗六块钱的瘦肉面,我想大概是汤面香浓的味道吸引着他,刺激着他枯瘦的肠胃吧。吃完汤面后,叔叔会买点鱼肉、水果之类的食物,手捧着,趔趔趄趄走回家。

谁都知道场上的货物便宜,上回我在超市里买的桔子四块一斤,第二天一到场上才需两块钱一斤,也难怪那么多上至七十的老妪,八十的老叟,下至襁褓中的婴儿都往场上赶了。

当年沙田铺没有集市的时候,我娘家附近的人们买吃的用的,南货北货都上了县城,我家距县城比所处乡镇的集市更近。我妈和她父亲(我爷爷)是做行走生意的,他们赶场一般是沙子塘、井字街,以及湘乡的田心这几处地方。爷爷他们天蒙蒙亮就起了床,每早清汤寡水一碗面下肚,或是使劲嚼着油炒饭就往场上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来里的路,班车是不一定能赶上的,如赶不上只能步行,近百斤的担,双肩换挑十几里,赶场的生意人大都这样。

虽然我妈和我爷爷天天在各乡镇的集市和县城往返,但在我的少年记忆中我唯一随妈妈赶了一次场。那次的赶场地点是沙子塘。我和堂姐都跟我妈去了,当年的我们堂姐妹都是十岁左右的年纪。

我们是去干嘛的呢?我们是去卖长头发的。妈妈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给我打理头发,帮我梳个羊角辫,梳条马尾都是从来没有的事。妈妈要赚钱养家,她只会软硬兼施要求我把头发剪个女式男发。我的发质乌黑且粗壮,堂姐的头发更是墨黑发亮,拳头粗的一束。

我的头发四五十厘米长,堂姐的比我的略长,后来,我的长发卖了五十元,堂姐的长发卖了一百元。怎么样,惊呆了吧?那时一天小工十五块,如今一天小工200块。这也许就是我对这小事儿印象深刻的原因吧。

如今集市的日益兴旺,正是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写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赶场的路上,走路的人们少了。大家都骑电动车、摩托车,也有人开着小汽车去赶集,一路上汽车喇叭“嘟嘟嘟”叫唤着大伙儿给让路。当然,那些老奶奶、老爷爷们不会骑车,更不屑于坐车。他们悠闲悠闲地走走路,活动活动筋骨,流点汗,身康体健的,何乐而不为?三三两两的老人家信步走在三米多宽的水泥马路边上,口袋里揣着一大沓的老龄款,或是儿女们孝敬的红票子,眼角的笑褶藏不住,用起来自是豪爽了不少。

推着婴儿车的少妇与女伴聊着天,笑声肆意蔓延,身后的摩托车、小汽车呼啸而过。

怀里抱着小孩,背上绑着小孩,手里牵着小孩,屁股后头跟着小孩的某某某全职妈妈在这里是见不到的。我的头脑中产生了恍惚感,这是在湖南的乡镇集市,广西的那一幕民俗风景自然已经远离。

一阵秋风吹来,桂花树的枝叶飒飒地响,桂花芬芳馥郁,随风而送,沁人心脾。

集市上商贩云集,人群熙熙攘攘。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目不暇接。日常生活用品摊位、农具摊位、水果摊位、卖鱼卖猪肉的摊位、卖衣卖鞋卖袜的摊位,卖农产品的摊位……各色摊位鳞次栉比。

啤酒槟榔矿泉水,花生瓜子糖,行人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意。手拎着车钥匙的穿白色衬衣的大哥,趿拉着凉鞋,新铁皮畚箕盛着他买的货物。他或许是建筑工地的泥水匠,每天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所得不菲。苦力活,两百多元一天是有的。白衬衣大哥走路带笑,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知足。

走在白衬衣大哥前面的大妈两手不空,提的东西可真是多,橘黄塑料袋、殷红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三个袋子里装的东西足有二十多斤重。瞧,她的身躯往右侧,左手提的一大袋冬枣和新鲜猪肉让她的身躯已不堪重负。大妈家的经济条件一定不赖,她是有赚钱多的老公,还是有赚大钱的儿女就不得而知了。

白雪满头的老奶奶,干枯的手腕上带着银手镯,身子笔直,跨着健朗的大步往前走。脸上的那份笃定让人惊讶不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欢腾铿锵的喇叭叫卖声,此起彼伏的鸡鸭鸣叫声,尖锐严厉的刹车声混和的交响乐,唱响了整个集市。

卖鸡鸭的男子身后停着一辆打开了后盖的银色五菱面包车,他牵动着嘴角盯着高高地昂起头颅欢唱的鸡们鸭们,喜悦的心在想:“今天的生意真不错,下个场还要多贩一些鸡鸭来卖!”

乡亲们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滋润,越过越红火。倦鸟思还的游子呀,我们不能长伴年迈的父母或是年幼的儿女左右,经济上多予补贴,他们脸上的幸福亦是持久流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赶场,是我们湘西方言的一种法,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赶集!以前,因为我们湘西山路多,交通不便...
    小向的世界阅读 588评论 0 0
  • 作者:曾涤尘 春雨——我的伊甸园(之三) 滴沥沥,滴沥沥,雨水好有耐心地滴在窗下,仿佛在催促人们早点回家。...
    体贴工坊阅读 541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