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今年五十一岁,身材矮小,目测也就一米五六吧,皮肤倒是白净,见人总是笑眯眯的。称他老师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一段服装培训班的老师,而且脑子活络,别人想不出的点子,他眼睛眨巴眨巴就想出来了,在他们的圈子内是小有名气的老师,其实他只有小学文化。
郭老师是外乡人,老家在偏远的农村。祖祖辈辈务农为生,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二。十几岁的时候跟随本村的师傅学习裁缝手艺。过去学手艺最少要三年才能出师,师傅也不教,裁衣服都背对着徒弟,不让看,裁好衣服丢给徒弟做,自己就悠哉悠哉喝茶去了。郭老师这样学了一年之后,再也不去了,老娘骂他也不管用。说是已经出师,可以自立门户了。
买回家各种裁剪书,凭着肯钻肯学的精神和一年多的缝纫技术,像模像样地在家给街坊邻居们做起了衣服。
八几年的时候,裁缝手艺还比较吃香,人们还没有买成品衣服的习惯,特别是农村,逢年过节哪家不得做几身新衣服呢!郭老师年轻,会不断变化花样做,找他做衣服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
转眼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因为生得矮小,家里又只有几间茅草房,大哥都快30了还没娶上媳妇,日子难啊!
直到后来遇上了现在的老婆——余群。听村里人讲,余群是从四川来的,一开始是被人犯子拐过来卖给郭老师的,起先是不愿意的,想着自己年轻又漂亮,嫁了郭老师不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吗?但是退一步讲,好歹两人同岁,郭老师对她又是百般温柔,千般呵护,既来之,则安之吧!于是收起心来好好过起了日子。
婚后第二年,生了个儿子,一家人皆大欢喜。
只是裁缝的收入终究有限,贫穷依然如影随形愈演愈烈。随着儿子的出生,一家三口的开销不断增加。没办法,郭老师一个人,赤手空拳来到合肥,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真是举目无亲,备感前途渺茫!幸好有手艺在身,进服装厂上班成了他在合肥的第一份工作。
服装厂全部是流水作业,一人一道工序。从订单的接洽,原材料的采购,到专人制图,打版,做样衣,得到认可后才能批量生产。先是专人电剪裁剪,再到机工缝制,半成品经过检验合格后,下到后道网眼、钉扣,最后经过熨烫平整,打包装车发货,一批货才算加工结束。郭老师在机工班上班,拿的是计件工资。每每自己本职工作做完之后,他会到处去转悠,看其它工序,学习各工艺流程,也接交了不少同行的朋友。
一年之后,郭老师就有点不满足现状了,拿死工资也太没意思了。刚好有朋友在筹备办一个服装培训班,俩人一拍即合。办服装培训班在一九八九年还不多,很多年轻人想拥有一技之长,却又不愿意长年累月呆在师傅跟前学习,短期速成的培训班正好给了他们学习和就业的机会。
商机稍纵即逝,说干就干,回家接来妻儿,借来启动资金,申请了营业执照,寻找合适的场地,购买了多台电动缝纫机。一次开三个班:裁剪班、毛料班、全能班。裁剪班仅是基础班,只教理论知识,学期一个月;毛料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期两个月,学费要稍微贵点;全能班最牛,学完全部课程要三个月,毕业发证书,还可以推荐工作,当然学费也是最贵的。夫妻俩一个教裁剪班,,一个教毛料班,又聘请了两位老师教全能班,郭老师的名号就从那时叫响了。
万事俱备,就差学员前来报名了。其实在此准备之前,郭老师早就和服装厂达成了协议:允许优秀学员毕业以后到服装厂工作。招生广告也已经刊登在合肥晚报上了。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靠着灵敏的嗅觉,果断的抉择,培训学校一炮打响,第一批学员招生圆满完成,郭老师也由此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这有了点闲钱,郭老师又开始琢磨了:孩子一天天长大,以后回农村老家也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租房子也不是个事啊!买商品房又买不起,怎么办呢?
盖房子吧,在郊区买块地自己盖不就行啦。刚好他们租房子的邻居就是我们本村的小梅一家,小梅也在服装厂上班,两家也走得近乎。
这朝中有人好办事啊!小梅也热心肠,立马回家发动父母兄长寻找卖家。不多天,喜讯传来,村里有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无伴,吃低保,他家屋前屋后有大片空地,一来没钱盖房子,二来盖了房子以后也没人继承,还不如卖点现钱维持眼前生活重要。于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两家拟了协议,找了中间人作保,郭老师如愿买下了一百多平米的空地皮。这也成了他立足城市的根基,以至于很多年后,他总是夸小梅是他的贵人。我和郭老师自此成为了邻居。
买了地后开始盖房,钱不够,先盖一层,凑够钱再加二层,前面部分居住,后面全部敞开做服装厂车间。盖房子就像燕子衔泥筑巢,一点一点地积累。房子搞好后,服装厂也办起来了,规模比较小,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到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儿子小郭已经成大小伙了,也该谈婚论嫁了。小郭聪明,却没心思学习,早早地辍学回家,打游戏上网,不务正业。只是有一点,小郭女人缘特好,不费事地自谈了几个女朋友,个个都对他死心塌地的,不过都是外地女孩子。
这下可操心死了郭老师。凭着当年做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苦口婆心,引经据典地规劝儿子,无外乎一个中心思想:外地女孩不能谈,老郭家才刚跳出农门呢,儿啊,你找个本地姑娘,以后有了娃,户口就落在合肥啦,上学就不用择校了啊!还有,本地姑娘家境好,以后的负担也轻啊!
年轻的小郭哪听得了这个,爱情至上啊!只是架不住老爸的软磨硬泡和经济封锁,还是心有不甘地屈服了。经人介绍,与临村的一位姑娘谈起了对象,女孩本分,老实,郭老师喜欢,小郭不喜欢却也不讨厌,先处处再说吧!
这时候村里开始全面拆迁,郭老师家的厂房也无法幸免,想自己费尽心血盖起来的服装厂就要被拆掉,以后再想找到合适的场地也是不太容易的了,难免心生悲痛与不舍。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拆迁后可以分到两套两居室的新房呢!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待到新房回迁,装修过后,小郭结婚了,娶的就是临村的姑娘,不过现在两家都回迁在同一个小区呢。小郭婚后居然变得上进,开始踏实工作啦!
接下来,郭老师四十八岁就抱上孙女啦。服装厂暂时也不干了,只是时不时地跑跑业务,接接订单,自己买好材料发到外地服装厂加工,由小郭去跟单,生活轻松惬意了许多。
郭老师笑啦!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用他自己的话说:从一个啥都没有的穷小子到如今的有房有车有健康,还有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这辈子知足了。
二胎政策放开后,去年腊月,喜从天降,儿媳妇生了对双胞胎,两个大胖小子呢,整个小区都轰动啦!千分之五的生双胞胎的概率啊!老郭家真走运,真是羡寞啊!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真的呢!
郭老师的幸福生活终于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