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无论是刚刚过去的2015,还是已远去的2014、2013…新旧交际的时刻总是承载了我们对新年满满的期许。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给自己雄心勃勃的新年愿望举行一场庄重的“仪式”。
自从觉得自己长大了一些之后,每一年的最大愿望,都变成了“学会爱”:好好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仿佛有了爱,生命就会充满力量;仿佛有了爱,生活就会满载幸福。
二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古人们的智慧似乎早就已经为我们指明了“爱”的方向。人性是相通的,三岁的小毛孩也会背《三字经》的那句“性相近”。所以,我们只要“想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怎么对他人;不想别人怎么对自己,我们不要怎么对别人”,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这充其量是个必要条件,真的要学会“爱”,又岂是一件易事?
《三字经》中那句“性相近”后面,紧跟着的就是“习相远”。在孔子看来,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纯真的天性,相互之间是接近的;但是他也补充道,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是相互之间差异甚大。
是呀,将心比心,但此心未必彼心啊!这,就是不易之处。
三
2015年的最后一堂课上,曹老师谈到韦伯的“理解”。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是整个西方现代一位最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他认为研究社会,应该要用“理解”的方式,即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运用一定的分析工具来进行解释、分析。
在他看来,移情的再体验并不是对意义解释的绝对条件。理解和解释是相互关联、相互说明的,理解是解释的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理解就是一种解释,相反,解释也是一种理解。按韦伯的意思,即我们能够从逻辑上、理智上解释人家行动的实际过程,就算是理解人家行动的意义了。解释性理解,也是达到“理解”的一条“合理的”途径。
这么看来,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摸着自己的胸脯,表情凝重,语气诚恳地跟对方说,“我理解你”;其实并不真实。我们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想法,我们只是能够“解释”这个情境下,对方的情绪、想法。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解释性理解”。
四
但毕竟,“解释性理解”敌不过“理解”。曹爷爷说,世界充满了误解。
通讯工具的普及,改变了我们原来的沟通交流方式。所谓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狭义到文字表达能力。你看,从我们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俱全的面对面交流,到只听得到语气语调的电话交流,再到啥也没有只有文字的微信、Email交流,理解对方的媒介越来越多,传递的信息却被媒介过滤得所剩无几,个性丧失。“解释性理解”也越来越难。emoji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存在误解”的一种说明。
“善解人意”已然成为一种能力,这个时代亟亟需要的一种能力。
理解同学的性格和为人,就会更加明白TA言行的“意义”,相处的时候就会更加有默契,哪位同学不喜欢一个“懂自己”的人呢?理解老板的雄心和壮志,就会更加明白TA命令决策的“意义”,执行的时候就会更加有大局观,哪个老板不喜欢一个“能把握”的人呢?理解身边的人、事、物,就会更加明白每一个社会现象背后的“意义”,就更加能够把握机会、赢取市场,引领潮流。
你看,那些人缘极好的同学;你看,那些升职加薪极快的员工;你看,那些洞悉人性粉丝千万的大V;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灵活的人,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才是与时俱进的人。如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他们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人。
五
曹爷爷说,学会对他人动机的理解,对他人反应的反应,只有一条路可走:“丰富”自身的经历。
但我这样理解,丰富自身的经历,不仅仅是要去经历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经历一些别人经历过而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更是要学会“再体验”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把同一件事情经历出不同的体验。
“温故而知新”!哪怕是同一个人每天早上同一时间跟你说的“早上好”,我们也要感觉出每天TA不一样的表情和心情;哪怕是每天从东方升起的太阳,我们也要感觉出今天和昨天的不一样!
我们缺的不是经历,而是发现经历有所不同的感觉。太多的“习而不察“、太多的“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让我们的感官变得迟钝,让我们在机会、在变化面前,“慢”人半拍。
所以,新的一年,愿望还是那个愿望,但是绕一绕吧,希望自己:
大脑多一点性感,生活多一点节奏感,生命再多一点质感,
能够真正感知身边的人事物,感知我们生活的时代和息息相关的变化…
做一个有感觉,能自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