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我得跟他好好谈谈。”
我们经常这么说。
无论面前的是临时给你加了一堆任务的老板;
还是怎么说都不听话的熊孩子;
或者是最近越来越沉默的另一半。
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用“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可是“好好谈”的结果,又怎样呢?
运气好,与对方达成一致;
运气差,一拍两散,情况变得更糟。
也就是说,我们有了谈的意识,却往往缺少谈的方法。
大多数人只能凭直觉去引导走向,靠运气来掌控结果。
怎么办?
别着急,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就能帮助你实现成功的谈话。书名就叫做《掌控谈话》。
这本书的作者是FBI前国际危机谈判专家,克里斯·沃斯和《纽约时报》记者,塔尔·拉兹。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谈判理论专家和实践者,一个文采出众,在多家公司担任内容编辑顾问。这两个人合作的作品,读起来十分顺畅,而且干货十足。
也许你会说:FBI?不是那个专门收集情报,抓特务的部门吗?那种专业的谈判,能用在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身上吗?
我们不妨来看个例子:
宝贝上幼儿园了。经过刚开始几天的“不想去”之后,渐渐地适应了新环境。
可你还是不放心,除了每天等着盼着看老师发来的相片,就只有晚上回家跟孩子交流了。
但无论你怎么问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好吃的了?”“和老师做什么游戏了?”宝贝不是顾不上理你,就是拒绝回答。
那如果换成:“宝宝,看起来你今天很开心啊。有什么高兴的事能和妈妈分享下吗?”
“妈妈,今天我得了一个小粘贴!”
“是吗?是因为你表现好吗?”
“恩恩,我在午饭的时候帮老师摆桌椅呢。”
孩子的话题就此被打开。
转变的关键,就是用了书中的一个技巧:标注对方的感受。
由此可见,无论是谈判专家,还是普通人,有效的谈判方法都是相通的。
像这样简单、好用,却往往被我们忽略的沟通技巧,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
作者说,书中的经验方法都是在现实实践中被反复证明过的,近乎完美。
可以说,这是一本领先于心理学理论的书。
比如,下面我们要聊到的“是”与“不”。
周末逛街,我与一位推销员不期而遇。
“姐,您是不是想保持苗条身材呢?”
“是。”
“那您是不是想既不占用休闲时间,还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呢?”
“呃,是。”
……
在回答了一连串“是”之后,我仓皇走开了。
感觉在对方眼中,我就是一个胖胖的猎物,既好说服又好骗。
书中说,“不”才是谈判的开始。而并非印象中的“是”。
“我打扰到您了吗?”
“不,没有。”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体重逐渐增加,会坐视不理吗?”
“不会。”
“像去健身房锻炼这样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的方法,您会选择吗?”
“我想应该不会。”
“我们这里刚好有一种控制体重的方法,还不会占用您的休息时间。如果您有空的话,可以现在了解一下。”
每个人在说不的时候,都会感到莫名地安全感与掌控感。
因此,当我们主动给对方提供说“不”的机会,就相当于营造了谈话的安全氛围。让对方产生掌控谈话的错觉。
另外,印象中代表“同意”的“是”,还有可能只是对方的一种敷衍。真正的画外音是:好的好的,你赶紧走吧。就像我第一次面对推销员时的场景:“是的,你说的没错。但是对不起,我不敢兴趣。”一旦对方出现了这种态度,你们的谈话也就基本宣告失败了。
最后,引导对方说“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对方的注意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比如说,你发现对方走神了,最好的办法不是提醒他说:哎,你怎么没听我说话呢?
而是故意将对方的情感或者意图标注错误。
还说和宝宝讨论上幼儿园的事。当孩子已经明显越过你,盯着身后的玩具了。这时,你再追着他问“幼儿园好不好玩”,基本就是耳旁风了。这时,你不妨换一种问法,让对方说不。
“宝宝,看你不太高兴啊,是在幼儿园被亮亮欺负了吗?”
亮亮是他的好朋友,听到妈妈怪罪好朋友,当然要立刻澄清:“没有啊,我两玩得可好了。”
书中说,“不”的回答:
能把真正的问题摆在面前。
能保护人们做出、修正不够有效的决定。
能让节奏放缓,这样人们可以自由地认可自己参与的决定和协议。
能帮助人们感到安全,情感舒适,并对他们的决定有控制权。
能推动每一个人都努力向前。
现在,你还那么怕对方说“不”吗?
除此之外,书中还告诉我们,要善于用深夜主持人的声音,提出以“如何”开头的问题,使对方从对抗,转移到具体执行方案的思考上,从而找到双方达成一致的出路。
如果你学习过很多沟通原理和方法,但仍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推荐你读一读这本来自现实经验的《掌控对话》。
你会发现:“好好谈谈”这件事,原来如此简单。
你之前经历过哪些重要谈话,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
欢迎留言。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