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样式表,执行顺序,优先级:
下面来分析层叠的规则。当声明冲突时,层叠会依据三种条件解决冲突。
(1) 样式表的来源:样式是从哪里来的,包括你的样式和浏览器默认样式等。
(2) 选择器优先级:哪些选择器比另一些选择器更重要。
(3) 源码顺序:样式在样式表里的声明顺序
层叠的规则是按照这种顺序来考虑的
选择器优先级的准确规则如下。
❑ 如果选择器的ID数量更多(ID选择器),则它会胜出(即它更明确)。
❑ 如果ID数量一致,那么拥有最多类的选择器胜出。
❑ 如果以上两次比较都一致,那么拥有最多标签名的选择器胜出。
行内样式>ID选择器>类选择器>标签选择器(其中还会以数量觉得优先级,但是数量觉得优先级必须同级别下,主要是看哪个更明确的指向该元素)
添加!important注释将声明提升到了更高优先级的来源。
通常最好让优先级尽可能低,这样当需要覆盖一些样式时,才能有选择空间。
源码顺序:如果两个声明的来源和优先级相同,其中一个声明在样式表中出现较晚,或者位于页面较晚引入的样式表中,则该声明胜出。
链接样式:
书写顺序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层叠。优先级相同时,后出现的样式会覆盖先出现的样式。如果一个元素同时处于两个或者更多状态,最后一个状态就能覆盖其他状态。如果用户将鼠标悬停在一个访问过的链接上,悬停效果会生效。如果用户在鼠标悬停时激活了链接(即点击了它),激活的样式会生效。这个顺序的记忆口诀是“LoVe/HAte”(“爱/恨”),即link(链接)、visited(访问)、hover(悬停)、active(激活)。注意,如果将一个选择器的优先级改得跟其他的选择器不一样,这个规则就会遭到破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层叠值:
浏览器遵循三个步骤,即来源、优先级、源码顺序,来解析网页上每个元素的每个属性。如果一个声明在层叠中“胜出”,它就被称作一个层叠值。元素的每个属性最多只有一个层叠值。
两条经验法则:
(1) 在选择器中不要使用ID。就算只用一个ID,也会大幅提升优先级。当需要覆盖这个选择器时,通常找不到另一个有意义的ID,于是就会复制原来的选择器,然后加上另一个类,让它区别于想要覆盖的选择器。
(2) 不要使用!important。它比ID更难覆盖,一旦用了它,想要覆盖原先的声明,就需要再加上一个!important,而且依然要处理优先级的问题。这两条规则是很好的建议,但不必固守它们,因为也有例外。不要为了赢得优先级竞赛而习惯性地使用这两个方法。
来自-微信读书《深入解析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