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给祺祺买了一套《小兔汤姆》的绘本,他非常喜欢。
不过里边有一本叫做《外公去世了》的故事,看到封面的时候,我总是有意识地把它放在这套书的最底下,从心底里有点抗拒面对这个话题。
可终归祺祺还是会拿着这本书找我读。
其实对于我这种不愿说爱,不敢说死的人而言,这样的绘本正是帮我教孩子启蒙“死亡教育”的利好工具。
绘本里把外公去世的消息每个人知道后的表情,家庭氛围的变化,还有小伙伴们对外公去世这个事情的懵懂认知都描述地很到位。
最后的描写我非常喜欢:告诉孩子,外公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记忆是美好的,我们依然可以不断地怀念他,让他常留在我们记忆中。
回忆起童年时代,没有人告诉我关于“死”这个事情究竟是该如何去正确接受。
每每深夜入睡,就会想起这个“可怕”的事情,觉得它随时都会到来,无法驱逐的恐惧又不敢倾述,常常害怕地偷偷哭泣。
所幸的是,在我对“死亡”还没有能力理解透彻的年龄,我身边的亲人都一直健在,直到我成年之后,才第一次经历了亲人离去的伤痛。
然而,我们给孩子多很多教育都可以身体力行地通过实践让孩子体会,但“死亡”很难让孩子理解。
当孩子对“死亡”认知有所缺失,既可能对生活缺乏安全感,也可能造成对生命缺乏尊重和珍惜。
临近清明,适逢扫墓。刚好今年这个时间我和祺祺还在老家,于是我带着祺祺一起跟爸妈去给爷爷奶奶扫墓。
一来是因为自己真的好多年没有去给他们扫墓,内心想念已久;二来也是祺祺还没有去过扫墓,正好籍此机会,给他来一次场景化的“死亡教育”。
在去扫墓的前一天,我这么给他做铺垫:
重温《外公去世了》这本绘本的内容之后,向他提问:“祺祺,你知道去世是什么么?”
祺祺答:“就是死了,外公老了,就会死的。”
“那什么是死呢?”
“不知道。”
“你记得婆婆家鱼池里的那条死掉的小金鱼吗?当时妈妈让你看它的时候,它是不是不会游泳了,眼睛不会再动了,尾巴也不会再摇了,是不是?它和其他金鱼都不一样了,对吗?”
“嗯,它死了。”
“然后我们需要把它从水里捞出来,埋在泥土里面,从此就再也看不到它了对吗?”
祺祺眼神有点忧伤,低头悠悠的说了一句:“是的,看不见了。”
我继续说:“但是,我们现在虽然看不到它,还是可以想起它,我们还是记得它没有死之前的样子对不对?我们看不到它,摸不到它,但是还记得它是红色的,游泳的时候尾巴会动,我们只要想它,它就会让我们记起来是吗?”
他有点兴奋地说:“对的,我喂饭给金鱼吃的时候,它会很快就游过来抢吃的。”
总结:去世(死亡)意味着失去了生命,不能再像活着的人一样说话和行动,而且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但我们可以在大脑中怀念。
第二天早上去扫墓的路上,我跟他这么说:
“今天我们要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哟,一会我们大家都要爬到山上去,然后我们会看到很多墓地,并且要找到妈妈的爷爷奶奶墓地,帮他们打扫干净,然后上香祭拜。”
“妈妈,什么是墓地啊?”
“墓地是去世之后的人埋起来的地方,当我们很想念去世了的人时,但是又看不到他们,那我们就可以去他们的墓地看一看,把那个墓地当成是他们的家,然后想象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
“哦,原来是这样啊,墓地就是死掉的人的家。”
“是的,但是他们已经去世了,所以他们的‘家’需要我们帮忙打扫干净哟,一会你可以帮忙吗?”
祺祺满脸高兴地答应:“可以!”
总结:真实描述墓地的作用之余,也要告诉孩子我们去扫墓,是为了用行动去表达思念,纪念他/她。
去墓地需要爬好一段山路,途径很多墓地。
祺祺问:“为什么有这么多墓地呢?”
我告诉他:“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时间的,每个人都一定会死。”
“为什么一定会死呢?”
“你的玩具飞机是不是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没有电池呢?没有了电池是不是就不会动了啊?”
“哦,没有电了,飞机就死了。那换了电池就不会死了啊。”
“但人和动物都是不能换电池的,我们身体里的‘能量’用完了,就没了,人也就不能够活着了。所以,人死了是不能够再活过来的。就像你的粉笔,用完了就没了。每个人都和粉笔一样,生命是会用完的。”
祺祺有点懵懂的回了我一句:“那妈妈你也会死掉吗?”
“我以后会死,但是我还可以活很久很久,我们还可以在一起生活很长时间呢。”
总结:为什么会死是个非常深奥难懂的问题,不要强行让孩子必需理解其中的道理,我们只需要让孩子知道“死亡”是必然且不可逆的一个过程即可。而孩子能够真正理解“死亡”的意义,必需在一定的认知能力下,或者亲身经历之后才会明白。
到了我爷爷奶奶的墓地,从除草、打扫到祭拜,每一步都让祺祺参与进来。
他问我:“妈妈,你的爷爷奶奶在哪里?为什么他们没有来?”
我:“他们已经去世了,我很久很久都没有见过他们了。他们去世以后,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但是我一直都有想他们。特别特别想他们的时候,我们就来这里看看,把想他们的话说出来。”
他:“那他们能听见吗?”
我:“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见啊,但是我说出来的时候,就想象他们听到了,很高兴。那我也会很高兴啊。”
他:“原来是这样啊。”然后他学着外婆的样子,双手合十,念叨起来:“太婆、太公,你要保佑婆婆、公公、姨姨、妈妈……”
总结:让孩子参与扫墓,体验中国的传统习俗,不是让孩子参与封建迷信,而是要引导孩子去理解:关于亲情的链接,是不会因为“死亡”而隔断,我们可以通过仪式感去纪念逝去的先人,去表达思念的情愫。
我们总会潜意识地认为“死亡”离现实生活还远,总觉得这个话题”晦气“,总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
与其让孩子在懵懂中去猜测连大人都不愿意提及的事情,不如坦然地与孩子正视“死亡”,利用绘本、电影、身边例子,以及清明节扫墓这样的场景案例给孩子教育。
只有对“死亡”有了充分认识,才会更佳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别再搪塞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了,清明节,就是死亡教育最好的机会教育。
关于“死亡”,你的认知过程有什么样的感受?给我留言说说吧,也许会给其他家长一些教育帮助。关注我,我们一起成为“有温度的辣妈,有态度的女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