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人物》杂志刊发的《惊惶庞麦郎》一问爆红网络。当事人庞麦郎、庞麦郎当时所属唱片公司、文章作者及其同事在网络上引发一场又一场大型论战。
除去事件本身,正在发生的是,针对《惊惶庞麦郎》一文,业界多位资深人士从写作者道德、心理等多角度对此事进行抨击,引发文化圈的又一轮口诛笔伐。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鲸书表示对网络上的激烈骂战并没有什么想说的,但是一些她相当敬重的前辈们对此事的态度让她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一年后在被问及"为什么不继续在《人物》工作下去呢?"她的回答是:“我当时的情况你也知道吧,我有点抑郁了。”
撇开人物见习记者的身份,2015年,生于1994年的鲸书只是一个21岁的学生,即便言辞犀利、文风老辣,但作为一个经历不足缺乏战斗经验的年轻人而言,这样的网络舆论给鲸书带来的压力不能算小——即便她自以为聪明世故能堪透人心。
在今年的《奇葩大会》上有这样一位新选手,自称手中掌控各大老奇葩的黑料,手握老奇葩们的生杀大权——他是《奇葩说》选角导演高嘉诚。在结束时马东简单评价了一下身旁的三位导师,说选导师是因为看中了各位导师身上的一些特质,大致意思是高晓松“他一坐上去就自带一种老子最流逼的劲儿”,何炅“人情世故,八面来风,能把控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局面”,蔡康永“对世界有一种毒辣的视角,总能找到最致命的那个点切下去”。说高嘉诚在这一点上跟蔡康永很像。
鲸书同他们也是同一类人。
比如《惊惶》一文中——
“他的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区的街道十字路口,羞涩得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抠着手说,「去我酒店吧先。」”
“床脚的被单上,沾着已经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唯一的板凳上堆着他的褐色牛仔布大包。”
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简直是“丑陋事物”探照仪。
每个人都有一个苦苦劝别人“要用眼睛发现世界的美”的语文老师,但这样不听话的学生并用文字离经叛道到这种地步的,大概也就只有鲸书一个了。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能力,是难得的几个能让人长期感受幸福的来源之一。而专心给世界挑毛病,一心一意沉醉于世界的“脏”,微博博主“丸丸”对此有一句评论——“与脏共荣”
丸丸评论有点刻薄,但是确实是有依据和道理的。
审丑者之所以审丑,大抵逃不过三个原因:1、爱之深责之切,比如我们伟大的“中国高尔基”鲁迅先生;2、对世界曾有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和温柔善意,曾被自己看重的美好打碎。权衡之下还是决定保留自己的善意。而为了进行自我保护,或者说是创伤后遗症,便转而观摩最坏的角度、对事物“不惜以恶意揣度”,比如蔡康永;3、居高临下的上帝视角保证自我的虚荣心。
不知这种特殊视角最初是因何而起,但就文章袒露的强烈个人风格而言,很难不让人怀疑是第三点。以至于文章发布后,会有人忍不住以为鲸书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如果说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记者,对人物报道和对世事把控不当的话,那么文章审发还会有最后一步——杂志主编。作为一家定义高端、一向保持高质量写作水准的杂志,也曾有过李海鹏、赵捷等多位优秀媒体人把控方向,那么这篇引发舆论的文章又是如何通过主编审核,主编签字又是看中文章哪一点呢?我们无从得知。
即便后来庞麦郎及其所谓的经纪公司与鲸书在网络上大型撕逼,《人物》杂志官方没有任何回应。
离开《人物》后,鲸书受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之邀加入风险投资行业。
庞麦郎稿子发表之后,《人物》编辑为了让鲸书换换心情,安排她采访娱乐明星,写一些轻松点的稿子,希望她能够继续留在《人物》。但是她觉得自己“不想再做记者了。”
回头来看《惊惶庞麦郎》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影响,鲸书认为它的确让她被更多人知道,成为一时的话题或者涨了点粉,“但我不觉得那个对我是个好事情”。关于网络上的争议,鲸书这样回应:“觉得我写的那篇稿子不可能是事实的人,他们大概不相信人生有这么残酷,也不相信报道能呈现这种残酷。”
现在的鲸书似乎已经脱离当初的争议,与出版社签约,试水编剧行业,影视公司CEO,一切走上正轨,当年的事件也逐渐被时间洗涤。同样被洗掉的还有曾为人诟病的那一份冷漠。
在她最新的微博里,你逐渐能发现一点点温情和关怀了
也对曾经的自己有一些清醒的认知
希望这位起步不低的姑娘,越走越好。
毕竟,谁不是摸爬滚打着长大。
附《惊惶庞麦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