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跃为我最喜爱的交通工具。要承认这件事,是需要勇气的。在现在社会主流的交通工具里,火车已经沦为以农民工、拥挤、肮脏、便宜、慢、晚点、臭等代表性质的低等工具。比起高铁、轻轨、飞机、自驾车,甚至大巴,火车真的拿不上桌面。但是就是爱火车。
爱火车的慢。
就像对比一趟就达的可能塞车的公交以及嗖一样的地铁,公车的慢是一种生活形态,而地铁仅仅代表交通工具,代表着速度。晃晃悠悠,有你看得见的司机,有一路看得见的风景,有塞车的无奈和等车的各种奇妙心理,以及对红绿灯的深度感悟。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位子坐,在公交上发呆简直是对抗时间的良药。火车比公交的药效更好一些。
短途旅行的一两个小时,中途就半天,长途可能达三四天这样的。平行的铁轨不知从哪里来,或者延伸到何方。从都市到荒野,从寒冷到热火朝天,风景在飞驰,积极地替换。而车上的人懒懒的。这时候的人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凡世,失去了联系。但是对于现代人,这种失去,岂不是一种天赐的时机?祂剩下的只有旅途中的自己和一群陌生人。你可以跟他们调侃,没有必要问联系方式,毕竟萍水相逢而已,毕竟火车之外的个人关系网因为社交网络已经膨胀的不像样。你可以跟他们打牌,无顾虑输赢;你也可以谈一个短时间的恋爱,品尝人与人之间本能的吸引力。当然,你也可以闭嘴,偶尔微笑,剩下的时间:发呆,睡觉,阅读。
能够发呆是我钟爱火车的原因之一。钟爱到我每一次坐车从不愿意车到站。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发呆。发呆不是一般的两目无神,脑袋像糊浆一样浑浊。发呆可以是灵感一现的想通一些你纠结许久的问题,或者发现一些问题,就像触电一样;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将所有不美好的东西剔除掉,将所有现实的元素砍杀,直击脑袋中的乌托邦,这是车下的世界绝对禁止的;可以是触景的感触,窗外的景,窗内的人,行行种种,人生百态;也可以构思一部长篇小说,或者关于火车的影片——电影史上的火车场景多得数不清!大手笔小著作西部片劫匪片等等,这不是一次几十分钟的飞机,频频转车的地铁中的产物,它们都太快,它们太没有人情味,它们总是到达终点而忘了过程,就像现代人的生活和事业,甚至他们床上的运动也是如此。
如果可以比喻的话,坐火车是一次完美的“zuoai”。
发呆是一阵耗脑里的活动,无压力的喷发,想象无限制的驰骋,能量消耗得更快。在车里,也许是劳累,也许是空气的糟糕,也许是烦闷,(这些缺点不足一提),你很容易犯困,很容易睡着,但是永远睡不饱,醒来后你还是一样一秒后犯困,再一秒就不省人事——似乎发呆的时间真是珍贵了。如果是卧铺,那么除了睡,你还有其他的理由干其他事情吗,缺睡的现代人?如果是座铺,那么就比较不那么舒服了。对面人的脚伸到你的椅子下,你的脚屈起来直至麻痹。如果命好还可以坐到有的桌子的位子,你可以趴着睡一会,但是不久你会感到胀气,不得不靠着椅背,但是老是坐不稳,你倒到右边,然后,朦胧的眼睛张开又闭上,你歪倒左边又睡着了,糟糕的是,三秒之后,你被你自己吸口水的声音吓醒了,用手背一抹,继续睡去,不必担心被其他人看到。他们也都睡着了,车还在走,偶尔停下来,为了让给其他车过路,或者到了某个小站,总之不是你的站。
如果可以比喻的话,坐火车是一次睡死的尝试。
阅读在火车上完全不靠谱,不论看小说,还是读诗歌,甚至色情小说都不会让你看很久——除了发呆和睡觉,你还有多少时间去阅读?阅读,有时候为发呆做铺垫,也可以为了催眠。就是这样。
为什么是火车?短途旅行,如果时间充足,选择火车,原因有三:便宜,便宜,便宜。